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角也有一丝血渍渗出。
常小溪听到了声音,转过头来:“别打他了,楼将军,你走吧,你曾经救过我,咱们过往种种一笔勾销,今天这件事再也不要提了。”
“千重,小溪不想见到你,你还是离开吧,不要让我动手请你!”沙麒麟冷漠的说道。
楼千重走到门口,犹豫了片刻才离去。在他身后,沙麒麟为常小溪摆放枕头,让她躺得舒服一些。这些琐碎的声音,听得楼千重心中难受,他知道自己出了这扇门,那个美貌佳人就再与自己无缘。
舒秋又煎了一剂药,吃过了之后,常小溪感觉身体好了很多。舒秋再诊脉,说暂无大碍。她本想回到自己的居所,却被沙麒麟拦住,路上颠簸,他想让常小溪再休息一下。
常小溪休息的地方,在惠民署的后院之中,虽然陈设普通,但是烧着上好的银丝碳,丝毫不显寒冷,她被下药以后,折腾到了现在,外面的天都黑了。常小溪想想也是,与其这样连夜回去,明早还要上朝,确实不如歇在这里。
沙麒麟已经走到廊下,叫过沙德三,吩咐了一番,这才转身进来。
常小溪犹豫了一下,“你不回府去吗?”
沙麒麟嗔怪的说:“你都成了这个样子,这里又没个婢女照顾你,我怎么能离开?放心吧,咱们进来的时候,走的是后门,没有人瞧见,舒秋绝对不敢乱说。等明天我早些离开就是了。”
舒秋很善解人意,很快送进来了热腾腾的鸡丝汤面。他知道常小溪受伤后吃这些温补易消化的东西最合适,因此自作主张让厨房炖了鸡汤。等到两人吃完了之后,他又亲自进来收拾了食盒,竟是丝毫不假他人之手。
常小溪轻笑道:“这个舒秋倒是谨慎。”
沙麒麟掩上门,坐到了床边:“惠民署被皇帝直升了两级,舒秋这个大司库成了五品官员。他心里不知道有多么高兴,惟恐没有巴结的机会呢!”这就是他为什么不去请太医,而直接将常小溪带到了惠民署的原因。
有这个男人在身边,常小溪顿时觉得心中安宁了许多,“沙将军,你是怎么发现我被劫走的?”
沙麒麟先帮着常小溪盖了盖被子:“说起这件事,以后少不了还得烦心!楼千重打了金城公主的随从,又重伤了张太尉家的公子,他们两个本来要到御前去告状,刚好在街上碰到我,两个人就喊起冤来。我才知道是楼千重将你带走了。这厮对你觊觎已久,加上他就快离开长安,我猜他定然不怀好意,没想到他竟然用这种下作东西害你!我定然饶不了他!”
沙麒麟很生气,自己放在手心里疼的女人,差点被楼千重用卑鄙的方式给抢走了。
常小溪用双手蒙住脸,好一会才闷闷的说道:“金城说楼千重是要玩弄我,我当时还很生气,没想到他真的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沙麒麟轻轻的将常小溪的手取下来:“楼千重给你下药,是他不对,不如告诉皇上,请他为你做主?”
常小溪摇了摇头:“我清清白白,那金城就这样辱我,如果皇帝知道了这件事,那么大家就都知道了,我害怕自己更加无法在朝中立足。”
沙麒麟思索了半晌:“小溪,你越是有这种想法,那些登徒子就会趁机占你的便宜。不过你如果不想把事情闹大,那不提也罢,毕竟想楼千重这么色胆包天之人,朝中也没有几个。”
令常小溪没有想到的是,她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别的人却还嫌这件事不够大。
再次参加朝会,常小溪因为晋升了官职的缘故,已经不用排在队伍的最后面了。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朝会,虽然身体还很不舒服,但是听听大家议论军国大事,还是很有意思的。
尚书左仆射裴剑提议了立储,朝臣们纷纷发表意见,但是由于候选的皇子太多,一时间议论纷纷,难以达成统一的意见。
常小溪和舒白站得很近,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吭声。储君的人选,哪里是他们这种刚刚入朝的菜鸟可以置喙的?
最后还是皇帝建议大家回去以后,再想想这件事情,可以单独给他上折子,立储之事才算告一段落。
紧接着一位言官出列,就是御史之首周来平,群臣互相看看,都是心有戚戚,不知道他又要弹劾哪个倒霉蛋了。
周来平走到殿前,跪拜之后,抬头说道:“惠民署医正常小溪,与大将军楼千重在酒楼饮酒作乐,不顾廉耻,勾肩搭背,有失体统。这常小溪是皇上提拔于微末之中,刚刚晋升了官职,不知感恩,反而做此丧心败德之举,请皇上按律法惩治。”
第二百七十四章 回护
朝堂之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常小溪当初任医官,就有人议论纷纷,但是都是谣传,而且当时常小溪只是一个小医官,也用不着御史来弹劾她。现在她终于成为了四品的医正,这些御史言官早就看她不顺眼了,一个女孩子,不仅进入朝堂,还成为与自己比肩的官员,这本身就是对男权的一种挑战。
朝廷之上,除了几位年轻的文官武将年少而慕少艾,对常小溪出任惠民署医正,颇多包容之心。其余官员,还是以维护儒家道统思想为主,不希望有女人进入朝廷。周来平提出的弹劾,第一次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支持。
皇帝看了看周来平,问道:“这件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可有实据?”
周来平笃定的说:“臣那天就在杏花楼吃酒,亲眼看到楼将军与常医正一同上了酒楼,他们上去的时候,倒还正经。饮酒作乐之后,我看见楼将军与常医正搂搂抱抱从楼梯上下来,不顾朝廷体面,一同离开了酒楼。”
皇帝的脸色发黑,他昨天刚刚提拔了一批人,楼千重和常小溪都在其中,没想到今天就闹出了这种绯闻,还被言官弹劾。皇帝轻咳一声:“楼千重,常小溪,你们二人可有什么要辩解的?”
楼千重就站在第一排,他向后面看了一眼,似乎在等着常小溪过来。
常小溪这才反应过来,忙走到殿前,与楼千重一起行礼。她心里很乱,没想到自己极力遮掩的事情,这么快就被揪到了朝堂之上。
楼千重倒是非常从容:“启禀皇上,微臣昨天的确与常医正去了杏花楼吃酒。但是绝对没有周御史说的那种行为。”
常小溪见楼千重否认得这样干脆,恍然大悟,如今既没有录音也没有录像,既然那御史只凭着一张嘴说话,自己只能坚决否认。
想通了这一点,常小溪马上开口:“楼将军说他就快要回西北去了,臣与他在酒楼吃饭,只是为了表达相送之意。并没有行为不检点。”
周来平没有想到,这两人都矢口否认,他冷哼一声:“没有吗?老夫就坐在楼下,亲眼看到楼将军你的手就放在常医正的这里,两个人紧紧贴在一起,常医正整个人都在你怀里,这还不叫做搂搂抱抱吗?”
有那好事之人,就伸长了脖子,看着周来平在自己的腰上比划,总算明白了他要表达的意思。
皇帝有点为难,想了想道:“他们二人如何打扮?”
周来平答道:“楼将军穿着黑色胡服,常医正穿着绯色长袍,都做男子打扮。”
皇帝点点头道:“既然他们没有穿官服,那么就不存在不顾朝廷体面之事,想来是常小溪不胜酒力,楼千重扶他下楼也是有的。这种私人聚会,想来各位爱卿也是经常参加的,哪一个同僚喝多了,大家互相搀扶,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周来平你就不要小题大作了。”
周来平心有不甘:“皇上,我们饮酒,那可都是男人在参加,就算是互相搀扶,也不会像他们那样贴在一起,不讲一点体面。”
皇帝见周来平不顾自己的暗示,还在揪细节,只能耐着性子说道:“周来平,你看看楼千重生得多么高大,他搀扶着常小溪,自然就会给你造成那种错觉。”
楼千重心中有数,知道皇帝有心维护,忙说:“皇上所言甚是,臣没有想到常医正不擅饮酒,席间多劝了她几杯酒,常医正身量娇小,搀扶她的时候竟然引起周御史的误会。请周御史放心,无论是哪一位兄弟喝醉,楼某都会相送的。”
在皇帝鼎力相助之下,加上站在前排的人都看到了楼千重与常小溪,一个似青松铁塔,一个如小鸟依人,楼千重只要伸手,的确会造成两人搂在一起的效果。
周来平见皇帝出言相助,犹自不肯松口:“即便如此,那常小溪身为女官,就不应该随便与男子出入酒楼,放浪形骸。臣还是要参她一个不检点之罪!”
王飞耀出班道:“皇上,微臣有个疑问,还想请教周御史。”皇帝点了头,王飞耀才转向周来平:“周御史,常医正只是去酒楼用饭而已,你不是也在那个杏花楼吃饭才看见她的吗?为何你能去,常医正去就是不检点?”
周来平没想到还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为常小溪说话,他梗了一下才说道:“她是跟楼将军一起去的,身为女子,就应当谨言慎行。”
王飞耀摇头:“他们同朝为官,又一起参加了远征,在一起吃饭并没有什么不妥!常医正身为女子,医治了无数的大唐官兵,这些可都是男人!怎么她救人的时候,并没有人说不妥,现在与楼将军一起吃饭就不妥了?”
“在楼将军离开之前,在下也打算请客,邀请他们同聚。为了免得再遭御史弹劾,微臣先将这件事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皇上,三天后休沐,臣要相送这些即将离开长安的同僚,到时候也准备请常医正参加,请您恩准!”
皇帝捋一捋胡须:“同朝为官,就是应该和睦相处,这种事情,你自己处理就好,不必来告诉我。”
周来平被怼得不轻,一时沉默无言,为常小溪开脱的这两个男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大将军,他总不能再攻击这两个人吧?只能在心中暗骂红颜祸水!
皇帝已经盖棺定论,常小溪这才把心放下来,没想到这个王飞耀总是别别扭扭,关键的时候,竟然是他出言相助。
能平安渡过朝会,常小溪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今天离开的时候,沙麒麟就在她身后十步左右跟着。楼千重低着头从常小溪身边匆匆走过,什么话都没有说。倒是王飞耀,不疾不徐的走在自己的身边,常小溪向他拱手表示感谢,他还谦虚的回了个礼。
舒秋给常小溪开了几个补养调理的药方,常小溪服用了几天,身体真的好了许多。皇帝准备在惠民署之下,再设立十个医院,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常小溪准备在这几天将医院的初步规划做出来,再送到工部去,具体筹建,还要工部来进行。她索性将常用的东西都搬到了惠民署,每天专心做规划。
三天后休沐,王飞耀果然筹备了一个大宴会,宴请的都是远征时的同僚。常小溪也收到了帖子,帖上写着午时开宴,地点就在王飞耀的将军府之内。
在长安贵族之中,这种大宴会都是在自家园子中举行的,一来是外头酒楼没有那么大的地方,二来外头的酒楼鱼龙混杂,很容易冲撞了贵人们。
而且王飞耀这一次宴客,不仅请了同僚,还请大家都带上各自的夫人。他的夫人在老家侍候公婆,因此逃过了一劫,现在也来到长安帮他主持中馈,刚好可以在内宅招待女眷。
第二百七十五章 酒宴
常小溪本来有两个婢女,在远征的时候小桃死于突厥人之手。回到长安的时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