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只是吉祥命人杖毙赵嬷嬷的时候,整个东侧院的下人都去围观,唯独这个杜娘子没有去。她倒也不是在屋里坐着,只是不远不近站在树下,远远地听着那边的动静。”
“可偏偏等到二小姐要来您这里给赵嬷嬷求情的时候,杜娘子却又跑过去拦她。当时奴婢离得远,院子里又嘈杂,没有听见杜娘子对二小姐说了什么,只看见二小姐甩了杜娘子一个耳光。”
“二小姐推开与她拉扯的杜娘子一路跑来桐苑,受了二小姐一个耳光的杜娘子却是立在那里站了很久。”
“等到赵嬷嬷被杖毙,围观的人群散去,在小厮裹了赵嬷嬷的尸体之前,奴婢瞧见杜娘子走到赵嬷嬷尸体前,很是用力的朝她踢了几脚,看那样子,像是恨毒了赵嬷嬷的。”
杜娘子?
顾玉青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干净利索的中年妇人,方宽的脸上颧骨略高,一双眼睛虽然不大,却是格外有神,素日总给人一种精神奕奕的感觉。
她不是府里的老人。
母亲离世后,一直负责东侧院小厨房的管事婆子突然家中有事,连个招呼也来不及打便留下一张字条匆匆走了。
等到顾玉青看到字条派人去她家中给她送些银子的时候,却是发现她举家搬迁,早没了踪迹。
杜娘子就是那个时候进府的。
第四十一章 铁网
顾玉青记得,杜娘子是个寡妇且孑然一身膝下无子,自进了顾家的大门便踏踏实实一心一意的为顾家做事,可谓老实本分。
顾玉禾极爱她做的甜汤,上一世,顾玉禾为了这个甜汤,没少打赏杜娘子,每每出手都是几十两银子,甚是阔绰。
顾家有的是银子,顾玉青疼爱幼妹,又难得顾玉禾喜欢杜娘子的手艺,多打赏些顾玉青也觉得无可厚非,从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这杜娘子也算是命薄之人,顾玉青记得清楚,上一世,在萧铎登基的前一夜,杜娘子突发高烧全身抽搐不止,连一个时辰都没有撑过便一命呜呼。
想到这些往事,顾玉青心头疑云浮上。
按照如意方才的禀述,这杜娘子与顾玉禾的私情应该是不错的,否则杜娘子一个厨房的管事,怎么敢去拦顾玉禾的路。
可问题怪就怪在这里。
上一世,萧铎登基时顾玉禾已经十七岁,比现在整整晚了七年,七年的时间,足够让顾玉禾与杜娘子的感情更加深厚。
可当夜杜娘子一命呜呼时,顾玉青记得,顾玉禾甚至连面都没有露。
原以为她是伤心难过不忍直视,可第二日萧铎登基,顾玉禾作为顾玉青的妹妹被邀观礼,她却是整天都神采飞扬笑容晏晏,没有一丝难过。
前世今生的事情重重叠叠萦绕心头,顾玉青心里沉沉的叹了口气,“明儿一早把杜娘子唤来,我有话问她。”
不说别的,单单是杜娘子对赵嬷嬷的恨意,便值得顾玉青好好询问一番,她竟不知,杜娘子那样宽厚老实的人会这般的恨赵嬷嬷,人都死了还要拿她的尸体撒气。
如意点头应诺,为顾玉青又添上新茶。
窗外电闪雷鸣,顾玉青随手拿起搁置在床头的一本《孔雀行兵策》翻阅起来。
这本书虽然名叫行兵策,可里面的内容却是与行兵打仗没有丝毫关系,讲的不过是云南的一些风土民情和小吃杂耍。
这本书的写作者笔力深厚语言诙谐,字里行间透着的都是满满的对生活的热爱。
顾玉青每每心情不好或是心烦意乱难以静心的时候,便喜欢翻一翻这本书,看看里面的美食美景奇闻异事,烦躁的心便渐渐平静。
尤其是书的首页,用草书写就的云南十八怪,顾玉青每读一次,都要浮想联翩。
她实在是难以想象,在云南该有多大的蚊子,才能做到三只蚊子一盘菜。
顾玉青听父亲说,当年祖爷爷带兵打仗至云南,一场仗打了半个多月,却总是敌胜我败死伤严重。
眼看士兵的势气一天低过一天,愁坏了的祖爷爷突然奇想,在集市上找了一本云南的地方志,给它包了个书皮,大笔一挥写上《孔雀行兵策》,再让近身随从扮作高人道士,当着全军的面将此书赠送给祖爷爷。
按着祖爷爷的吩咐,那扮作高人的随从在赠书时吹着胡子说道:“本书乃住在彩云之南的孔雀仙子编写,仙子不忍尔等屡战屡败,特命贫道将此神书赠送贵军,得此书者,必定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有了这样一番鼓动,士兵登时势气大作,不出三天便一举拿下地方阵地。
自此,《孔雀行兵策》在顾家军里便被流传开来,顾家的将军一代又一代都用此书来激励将士。
到了顾臻这一代,顾玉青的母亲暴毙身亡,顾臻一蹶不振,顾玉青姊妹又都是姑娘不能挂帅上阵,顾臻便将此书的秘密告诉顾玉青,并将书送给她,闲来无事读一读也算是增长见识。
顾玉青在灯下细细读着手中书卷,不时抬头望一望窗外雨幕,眼中一片神思遐想。
如意立在顾玉青身侧,不时为她甜茶剪烛,室内一片静谧美好。
顾府的书房里,吉祥坐在屋梁上,冷眼看着萧铎和长顺在书房中蹑手蹑脚的一阵乱翻。
这已经是萧铎第五次来顾家的书房里翻找了,能找的地方他都翻查了不下四五遍,可就是没有那神书《孔雀行兵策》的影子。
“殿下,这么找下去也不是法子,奴才看,您还是先向二小姐打听打听吧,万一那书根本就不在书房呢!那么重要的东西,想来顾家另有密室存放也未可知。”长顺压着声音在萧铎身侧轻声说道。
长顺提及密室,倒是提醒了萧铎。
他怎么就忘了这一点,顾家这样的人家,必定是有密室暗格的,而像《孔雀行兵策》这种神书,怎么可能随便被搁置在书房里呢,一定是被藏到了密室中去了。
一想到这几次都白忙乎了,萧铎心里就漫上一股无法挥去的挫败感,沉着脸咬牙说道:“算了,先回去。”
听到萧铎的话,长顺心头顿时大松一口气,可耳边传来外面的滚滚雷声,他刚刚松下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
被雷劈死可不是开玩笑的啊!
长顺忧心忡忡的拖着沉沉的步子,跟在萧铎身后,翻窗离开顾家的书房。
一直坐在梁上的吉祥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个快意的冷笑,翻身跳下房梁,轻声快步走到刚刚萧铎翻出去的窗前,将那唯一打开的窗户从里面锁死。
萧铎和长顺一出书房,脚还未在屋檐下站稳,人便傻眼了。
顾家的书房本就是在顾府中单独出来的一出院子,书房极大,可院落却是狭**仄,现在不知是谁,竟然在这院子的顶部架起一张硕大的铁网来,从四面院墙起,把整个院落全部网住。
整个院落便成了一个笼子。
他们,则被关在这笼子里。
“殿下……”长顺抽着冷气仰脸看头顶的铁网,在时不时划破长空的闪电照耀下,铁网泛着的清辉让人心头发麻。
萧铎的脸色比这铁网还要青,如今他们除了走门出去,便只能翻身再回书房。
狂风肆虐,暴雨如柱。
他们总不能在这露天的院子里站一宿吧,莫说是回廊了,这院子里连个避风的小凉亭都没有。
这屋檐又是短的不像话,跟没有也没什么两样,丝毫不遮风避雨。
“去,看看门外有没有守夜的人。”大雨顺脸而下,萧铎冷声吩咐长顺。
第四十二章 你也看我
得了萧铎的吩咐,长顺缩着脖子抱头抬脚奔向雨幕,脚下溅起水花一片。
不过须臾,长顺便哭丧着脸又奔了回来。
“殿下,门是死的,推不开。”
长顺说着话,头顶上方忽的炸了个雷,吓得长顺顿时一个激灵抬头朝天上看去,心里一阵默念,老天保佑,佛祖保佑,观音保佑,可千万别让雷公一个雷劈死我啊。
雷公要非得劈的话……您就劈二皇子好了,他是龙子,想来是不怕劈的。
既然门打不开,如今他们只能反身再回书房了。
铁青着脸抬头看看头顶那莫名其妙出现的一张铁网,萧铎都快要呕死了。
现在回书房避雨倒是没什么,可明儿天一亮呢,顾家的下人来书房打扫的时候,让他怎么解释!
雨越下越大,狂风卷着如豆的雨珠子噼噼啪啪打在萧铎毫无遮掩的头顶上,他只觉得头顶都要被打木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避雨要紧,这样大的雨再淋下去,只怕熬不到明儿天亮就要一命呜呼了。
“回书房吧。”萧铎阴着脸吩咐道。明日一早什么情形到时候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得了萧铎的吩咐,长顺上前一步替萧铎去推方才的窗子。
咦,怎么推不动!
长顺用力再推,窗子还是纹丝不动。
“殿下……”长顺惊恐的转头去看萧铎,声音都要哭出来了。
窗子打不开,就意味着他们要在这电闪雷鸣的院子里淋一夜的雨,老天,他被雷劈死的概率又增加了。
最近没做什么太过分的坏事啊,怎么就这么倒霉!
萧铎抬手抹了一把满脸的水珠子,目光发凶的瞪了长顺一眼,“废物!”阴着脸咬牙说道,一面说,一面将长顺推到一旁,亲自伸手去推那窗子。
力气用的极大,窗子却岿然不动。
长顺起先还一脸期望的眨巴着眼睛看向萧铎,可见萧铎也推不动那窗子,顿时心里一声哀嚎,眼中闪过失望的同时,迅速低头垂眼缩小存在感,不敢再看萧铎,并不着痕迹的与萧铎拉开一个距离。
刚刚二皇子殿下还气势汹汹的一把将他推开,一副十拿九稳的样子去推那窗子,现在窗子纹丝不动……什么都没看到,没看到,没看到,二皇子殿下您可千万不要恼羞成怒拿奴才我撒气啊。
这边长顺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提防着萧铎随时会一个窝心脚踹过来,那边萧铎却是阴着一张脸将拳头捏的咯咯作响,眼睛里的光几乎都能杀人了。
书房里,吉祥在窗缝里看着外面的一切,嘴角扬起一个得意的笑容,转身轻手轻脚走到书房的烛台旁,轻轻一个旋转,密室中的一道暗门被打开,吉祥抬步走进去。
书房院子里铁丝网,是吉祥通过书房中的机关布置下的,定了两个时辰的时间,时间一到,那铁丝网便会自行收回。
书房与顾玉青的卧房通过一条密道相连,吉祥秉烛穿过密道回到顾玉青的卧房时,顾玉青正让如意将窗户打开。
窗户一开,烈风裹着雨气便簌簌钻了进来,雨气中夹杂着泥土的清新味道和园中花朵的香气,再加上烈风寒凉,顿时让人心神一震。
顾玉青放下手中的《孔雀行兵策》,紧了紧搭在身上的锦被,看向吉祥,等她回禀。
“果然如大小姐所料,二皇子殿下从东侧院出来便轻车熟路直奔府上的书房,在里面翻东找西,足足找了有半个时辰。”吉祥接过如意递上来的一杯热茶,连喝了几口才觉得身子略略暖和了些。
这样大的雨,纵是走在密道里,也觉得寒冷。
顾玉青嘴角扬起一个冷笑,既然萧铎夜探顾府的根本目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