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大略与丘垅之骨,冈阜之支略同。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千尺言其远,指一枝山之来势也;百尺言其近,指一穴地
之成形也。
△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
原其远势之来,察其近形之止,形势既顺,则山水翕合,
是为全气之地。又当求其止处而葬之,斯尽善矣。止之一字最
谓吃紧,世之葬者,不乏全气之地,但于止处则有昧焉耳。夫
… 2…
葬书 ·10·
千里来龙,五尺入手,才差一指,尽废前功。纵奇峰耸拔,秀
水之玄,皆不为我用矣。若得其传,知其止,则如数二三、辨
黑白。人或见其莽然,可左可右,可移可易,而不知中间自有
一定不易之法尺寸不可迁改者,指南云立穴,若还裁不正,纵
饶吉地也徒然,高低深浅如葬误,福变为灾起祸愆。
△宛委自复,回环重复。
宛委自复,指其势而言,或顺或逆,即委蛇东西,或为南
北之意也。回环重复,以其形而论,层拱叠绕,即朝海拱辰之
义也。全气之地,其融结之情如此。
△若踞而候也,
如人之踞然不动而有所待然。
△若揽而有也,
如贵人端坐,器具毕陈,揽之而有余。
… 3…
葬书 ·11·
△欲进而却,欲止而深,
上句言拥卫之山,须得趋揖朝拱,不欲其潜逼冲突而不逊
也。下句言潴蓄之水,必得止聚渊澄,不欲其斗泻反背而无
情也。
△来积止聚,冲阳和阴,
来山凝结其气,积而不散;止水融会其情,聚而不流,斯
乃阴阳交济,山水中和也。
△土高水深,郁草茂林,
水深沉则土壤高厚,气冲和则草木茂昌。程子曰:曷谓地
之美?土色光润,草木茂盛,乃其验也。
△易贵若千乘,富如万金。
… 4…
葬书 ·12·
气像尊严,若千乘之贵;拥簇繁夥,犹万金之富。
△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堂局完密,形穴止聚,则生气藏蓄于中矣。善葬者因其聚
而乘之,则可以福见在昌后裔,如万物由此气而成化育之功,
故为上地。
△地贵平夷,土贵有支。
支龙贵平坦夷旷,为得支之正体。而土中复有支之纹理,
平缓恬软,不急不燥,则表里相应。然却有支体而得垅之情性
者,直如掷抢,急如绷线,谓之倒火硬木,此阳中含阴也,法
当避杀,粘唇架折而葬。刘氏所谓直急则避球而凑檐是也。阳
者为弱,本宜凑入,奈何性急,要缩下一二尺缓其急性,苟执
支法扦之则凶,此支龙之至难体认者,故景纯谓支龙之辨盖言
此也。
△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
此言平支行度体段原其始则气势随之而行,乘其止则气脉
… 5…
葬书 ·13·
因之而钟,观势察脉则可以知其气之融结矣。
△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
隐隐,有中之无也;隆隆,无中之有也。其体段若盏中之
酥,云中之雁,灰中线路,草里蛇踪,生气行乎其间,微妙隐
伏而难见,然其吉则无以加矣。
△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
顺形动,回复始终,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引经以明上文支龙行度,言平夷之地,微露毛脊,圆者如
浮沤,如星如珠,方者如箱如印,长者如玉尺如芦鞭,曲者如
几如带,方圆大小不等者如龟鱼蛙蛤,是皆地之吉气涌起,故
土亦随之而凸起。及其止也,则如鸡窠旋螺之状,言形止脉尽
而一水交度也。高水一寸便可言山,低土一寸便可言水,此支
气之止,与水朋比而相为体用者也。势顺形动者,龙势顺伏而
不反逆,局形活动而多盘旋,砂水钩夹,回环重复,首尾无蔽,
始终有情,依法自可扦穴。
△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
… 6…
葬书 ·14·
山言垅也,势虽险峻而其中复有不险之穴,但当求其止聚
融会处而葬之则善矣。盖高垅之地,来势高大,落势雄壮,结
势亦且(缺)急此(缺)之(缺)也,却有一等以陇为体而得
支之情性者,大山翔舞垂下,及至平地变为支体,谓之下山水,
此阴中含阳也,若不识粘葬山麓莫不以前拖平地为ブ褥,岂知
其势未住,两边界水随脉而行,平平隐伏,直至堂心,其脉始
尽。天宝经曰:“凡认脉情看住绝,水若行时脉不歇,歇时须
有小明堂,气止水交方是穴。后面要金气可乘,前头要合水可
泄,若还凿脑而凿胸凑急伤龙匪融结。”此定穴之密语也。故
当求其砂水会处枕球而葬,阴者为强,固当缩下,奈何性缓,
要插上七八寸,急其缓性,名为凑交斗煞,刘氏所谓摆缓则入
檐而凑球是也。苟执垅法、扦之则主败绝。此又高陇之至难体
认者。
△乘其所来,
言生气之所从来,因其来而知其止,故葬者得以乘之,不
使有分寸之违也。脉不离棺,棺不离脉,棺脉相就,剥花接木,
法当就化生脑上循脉看下,详认鸡迹虾眼三文名字交牙滴断,
或分十字,或不分十字,看他阴阳配与不配。及夫强弱、顺逆、
急缓、生死、浮沉、虚实以定加减饶借,内接生气,外扬秽气,
内外符合,前后无蔽,始为真穴。一有不顺,即花假矣。此乘
生气之要诀也,下言乘金穴土义同。
… 7…
葬书 ·15·
△审其所废,
谓入首废坏真伪莫辨,故不得不详加审察也。夫天真末丧
则定穴易为力,但乘其来即知其止。却有一等,不幸为牛羊践
踏,上破下崩,岁久年深,或种作开垦,或前人谬其旁围墙
拜坛,不无晦蚀,或曾为居基,益低损高,或田家取土锄掘戕
贼而大八字与金鱼不可得而移易,但要龙真局正,水净砂明,
当取前后左右四应证之心目,相度酌量开井无不得矣。盖夫一
气化生,支垅随К而成形质,今既废坏,莫辨,故必于废中审
之,则凡所谓阴阳、刚柔、急缓、生死、浮沉、虚实之理,无
不了然。既得其理,则倒杖之法亦因之而定焉。
△择其所相,
谓审择其所相辅于我者,法当于小八字下看两肩,暗翊肩
高肩低以分阴阳作用,次视三分三合崎急平缓以别顺逆饶减,
尽观蝉翊之砂虾须之水以定葬口界限,是皆左右之所相,苟失
其道,则有破腮翻斗伤龙伤穴伤浅伤深之患,故不得不详加审
择也。下篇言相水印木义同。
… 8…
葬书 ·16·
△避其所害,
谓避去死气以求生气也。盖穴中之气有刑有德,裁剪得法
则为生气,一失其道则为死气,故不得不审而避之。何以言之
?避死挨生是也。如阳脉落穴,以阴为生,阳为死;阴脉落穴,
赤生,以阳为生阴为死。脉来边厚边还薄,以薄为生,厚为死。
双脉一长一短,以短为生,长为死;一大一小,以小为生,大
为死;以秀嫩光净圆厚涌动为生,枯老臃肿破碎直硬为死。又
或砂水之间反斜飞,直撞刺射,皆为形煞横过之山,如
枪如刀尖利,顺水可收拾为用者用之,可避去者避之,此则以
眼前之所见者而论之也。又程子谓五患,刘氏谓四恶,皆在所
当避也。
△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
上文所谓乘审择避,全凭眼力之功,工力之具。趋全避缺,
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及夫穴
场一应作用裁剪放送之法皆是也。陈希夷先生曰:“圣人执其
枢机,秘其妙用,运于己心,行之于世,天命可移,神功可夺,
历数可变也。道不虚行,存乎人耳。”
… 9…
葬书 ·17·
△祸福不旋日,经曰:“葬山之法,若呼吸中。”言应速
也。
祸福之感召,捷于影响,能乘能审,能择能避,随其所感,
否则为凶应矣。大要在分别阴阳以为先务,有纯阴纯阳,边阴
边阳,上阳下阴,上阴下阳,阴交阳半,阳交阴半,强阳弱阴,
老阳嫩阴,各有作法。阴来则阳受,阳来则阴作。或入檐而斗
球,或避球而凑檐。又有阳嘘阴吸之不同。顺中取逆,逆中取
顺,情有盖粘则正球顺作,情在倚撞则架折逆受。假若阴脉,
落穴放棺饶过阴边,借阳气一嘘其气方生;阳脉落穴放棺饶过
阴边,借阴气一吸,其气方成。所谓阳一嘘而万物生,阴一吸
而万物成是也。苟不识裁剪放送之法,当嘘而吸,当吸而嘘,
宜顺而逆,宜逆而顺,及夫左右吞吐深浅,不知其诀,不能避
杀挨生,则生变为杀К,纵使高下无差,左右适宜,浅深合度,
犹且不免于祸,况未当于理者乎。古歌曰:若还差一指,如隔
万重山。良有以也。
△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
土色光润,草木茂盛,为地之美。今童山角顽,土脉枯
槁,无发生冲和之气,故不可葬。却又有一等石山,文理温润,
光如卵壳,草木不可立根,自然不产,开井而得五色土穴者,
… 页面 20…
葬书 ·18·
是又不可以童而弃之也。
△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
夫土者气之体,有土斯有气。山既凿断,则生气隔绝,不
相接续,故不可葬。《青华秘髓》云:“一息不来身是壳。”
亦是此意。然与自然跌断者,则又不相侔矣。
△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
高垅之地,何莫非石,所谓山势原骨,骨即石也。石山行
度有何不可,惟融结之处不宜有石耳。夫石之当忌者,焦
而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