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麒凤志-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僵持了数百招,楚寻终于寻到破绽,枪挑阿匣,平手告终,约定稍后再战。楚寻几近虚脱,强撑着走入道气门就不支倒地,他被人抬回房中,一路鲜血淋漓,医者诊断说已伤及筋脉,不宜再动,而楚寻坚持要包扎好伤口再次迎战:“给我换软鞭,玄庭师祖早年也有腿疾一样征战千里,我今日就算是坐着打,也一定要赢他!”众弟子纷纷叩头请他不要再战,而楚寻依然一意孤行。

  ☆、八、忧患(4)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说外面有人替楚寻迎战,问及迎战者是谁,报事的弟子说出一个久违的名字——许千秋。
  ***
  有许千秋的声音传来:“之前也没有说好不许换人,我们就要换人你待怎样?有本事你们也换!小爷我换下了我家干爹,你要是没带儿子来,就让后面哪个孙子上来,不然他们来干什么?站在后面扮烛台吗?”一别经年,随口认爹的毛病丝毫没改。
  不是划清界限泾渭分明吗,几时又成了他干爹?这厮此次又为何而来?楚寻心中无数疑惑,命弟子把自己抬出去,在门口塔楼上观战。
  许千秋大约敌不过阿匣,对付武士却轻松。单刀翻飞,隐有宗师宗师气象。楚寻注目细看,此招是凤庭入门刀法所改,此招式青城道门功法,继而短平快的一招颇具林家特色……招招不同,式式变化,衔接处的绝妙出人意料,唯七情诀之气脉灵活,才有如此招式的多变,楚寻暗道一声妙。
  下一刻蓦然惊觉——七情诀是邪法,怎可为邪法叫好?我堂堂道气门,怎能靠邪法保全?眉头一紧,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踌躇,方才与七情诀交手,并未感到有何邪气,现在看许千秋与盖山武士对招,也未察觉不妥,许千秋本是怎样的人,如今反倒一襟浩然气……难道当真是我们错了,七情诀并非邪法?
  他为这个念头一惊,片刻之后,理清思绪:《后秋声集》本身并没有半句蛊惑人心的言辞;慕容载飞一向随和可亲,也从未大肆宣扬七情诀的妙处;老长老任剑和不曾表现出对七情诀的质疑;莫长路预言所谓“至情一脉”将会成为天下正统;当日川渝武林众人营救许千秋义字当先,被捕几人赴死时沉稳无畏……四十多年了,是否当真到了七情诀苏醒之时……只是,如此轻率地下结论是否妥当?倘若解除禁令,会否带来更多的波动?天下武林,是否依旧禁得起如此波动?
  思量间,许千秋已胜,叉腰笑道:“娃娃,不妨回去问问你家大人礼貌规矩该怎样写,咱们练得都是鹤闲先生的功夫,说起来也算是师兄弟。切磋武艺,互相学习原本也不是不可以……”
  阿匣为此言一动,许千秋续道:“不过师弟向师兄讨教,该规规矩矩的,上来就动手算什么道理?你要是把师兄我讨好得高兴了,也许教你个一招半式,可现在你来动手,那就只是讨打了!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师兄我家住渝州,你们备好了宝贝送去我家,我自然把我家的绝招都教给你,至于这里的——”他用拇指指了指身后的道气门:“土堆里扒出来的陈腐玩意,料想你们也瞧不上。”
  楚寻方七情诀的态度有些动摇,耳听此言,怒火一冲,险些呕血。
  阿匣走后,许千秋唤着“干爹”径向道气门内走:“我这次回来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让你仔细瞧瞧,我们七情诀是不是邪法?有没有失手伤了谁的性命?”
  楚寻招呼弟子抬起自己向前,想要会一会许千秋,欲开口时,却觉气血翻涌,压着说不出话来。
  许千秋边走边道:“我以前混吃混喝的能混成现在的模样,是靠你们的棺材脸还是靠什么邪法?我说干爹啊,你当年也待我不差,爷俩儿哪有隔夜的……”正说着,忽然觉得头顶一热,黏腻温热的一片,伸手摸了一下,红殷殷竟是鲜血,抬首间只见廊桥上喧哗大乱,楚寻半截身子挂在廊桥的栏杆上,几个弟子惊叫着“掌门”,扶他起来,阳光照着他的眼睛依然睁着,却已经失去了神采。
  ——《楚寻传》
  ***
  麒凤176年,道气门第十三任掌门楚寻在重伤后因情绪过分波动而死,终年61岁。
  楚寻没有前几代掌门的才干,但鞠躬尽瘁,确实事事为了道气门,他的操劳远远多于掌门的荣耀,所以他没有让任何子女再涉足江湖。他的一生,总是向好却总是做错,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终于明白,他在道气门的二百年历史中,扮演着一个多么可怜又可悲的角色。
  许千秋呆在当地,随后很快反应过来,寻路向廊桥上奔去,此时道气门弟子已经一拥而上,将他团团围住,逼了下去。道气门弟子此时恨透了许千秋,他先是在道气门混吃混喝,接着去渝州治乱,不但没有办成事,反而带着整个川渝武林反了,现在看似是帮道气门驱敌,却是给掌门伤口上撒盐,生生气死了掌门。
  许千秋此来当然不是为了气楚寻。他从来好玩的性子,做不得统领,也不习惯川渝与道气门的势不两立,只想着什么时候再与道气门和好如初,好把这个摊子再交给楚寻,自己落个清闲,以后也可以常来道气门串门,多吃几顿汉阳的酱鸭子。这些年来,他绞尽脑汁想来想去,也只有劝服楚寻一条路子可走。
  许千秋对七情诀充满信心,立志要为七情诀做些什么以说服楚寻。他不擅长在心法上钻研,却可以在功法上想出些新花样,许千秋原本没什么武功底子,只会一点似是而非的简单招式,他记不住武术套路,对敌时总是随着气力的强弱随机出招。七情诀气力变化多端,早已不适合一板一眼的旧功法,《后秋声集》中的功法只是为了简单地说明心法的运用,并不成为御敌的功法体系,直到此时许千秋生拉硬拽拼凑组合,出人意料地开启了新的功法流派,又有人加以总结,将功法分为攻、守、闪、化、格几类,每一招有不同的首尾衔接,招式之间随意组合,不但让七情诀功法更变化多端,而且以招随气走,以招行气,也避免了气力对脏腑的反噬和不受控制。
  七情诀有了长进,又赶上中原武林遭遇强敌,许千秋觉得这是与道气门和好的最佳时机,便立刻赶来助阵,为了看起来不那么像挑衅,他这一次是只身前来,哪里想到楚寻竟然被一口气呕死,许千秋的打算全盘覆灭。
  许千秋不想与道气门冲突,起初一直好言解释,但他在道气门时一向胡言乱语,他说的话谁肯相信?许千秋见现在不是说话的时机,便打算先走为上计,过后再来详说,可道气门弟子绝不放他离开,众弟子一拥而上,要生擒许千秋为掌门殉葬,许千秋双拳难敌四手,终于被道气门弟子擒住。
  掌门已死,许千秋被擒,关于接下来怎么办,道气门的四位长老达成一致意见:先不对外声张掌门仙逝的消息,等到局势稍稳,选出新掌门,再由新掌门主持故掌门的丧事,在世人面前杀许千秋给故掌门陪葬,也好助新掌门立威。
  计划虽好,却有个问题摆在眼前:故掌门走得突然,还没有来得及选出下一任的继承者,掌门的位置该交给谁,始终没有定论。
  楚寻死后,掌控道气门大权的,是四位长老:鹿丘远、程羽、武兴霸和燕四海。他们都是在慕容振做掌门时就与楚寻在一起的弟兄,楚寻对他们十分信任,四位长老手中都握着不小的权利,现在楚寻已死,他们都担心新掌门上任之后这些权利与地位不保,迟迟不肯松开手中的权柄。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肯亲自继任掌门,毕竟谁都看得出来,道气门如今内忧外患,掌门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四个人心照不宣,都以年老力衰为借口,想要扶一个听话的晚辈做掌门。就是在这里有了分歧,四个人都不愿冒险又怕大权旁落,各自有各自想要推举的人,最终选择谁始终难有定论。
  选不出新掌门就不能给办故掌门的丧事,不给故掌门治丧就无法处决许千秋,于是许千秋依然日日在地窖里唠唠叨叨活蹦乱跳。
  掌门之位人选一拖再拖,终于拖到许千秋的救兵来了。当时许千秋独自来道气门,其他人放心不下,选出几个好手暗中跟随保护,许千秋被擒之后,他们摸清道气门内的乱象,知道还可以拖延一些时日,很快回川渝,组织人手详细安排来道气门要人。
  川渝武林盟人的到来打乱了四位长老的阵脚,他们不能放走许千秋,因为这样就等于泄露了掌门已死的消息,陷道气门于被动,而且太没面子。他们也不敢继续留着许千秋,因为多年之前他们已不是川渝武林盟的对手,现在川渝武林盟较当初更为强大,恰逢道气门群龙无首,他们怎敢与川渝正面交锋?只能表面答应放人,暗里一拖再拖,想尽快选出新掌门,杀个措手不及。
  祸不单行,就在几位长老费尽心机与川渝武林盟周旋的时候,凉州戍站又发来急报——盖山国大队人马来犯!这一次阿匣自中原空手而回,恰逢盖山国吃了败仗,国主恼怒不已,阿匣赶忙派人带着礼物去渝州找许千秋换秘籍,但此时川渝武林盟倾巢而出,阿匣在渝州不但没有看见许千秋,就连一个习武之人都没有见到。这无异于火上浇油,盖山国国主当即大怒,骂中原人狡猾,斥阿匣对待中原人太过客气,让阿匣留在盖山国带兵御敌,另派出五百武士,再进中原!
  更糟糕的是,随着盖山国进袭,原本等候在道气门附近的川渝武林盟的人不见了。四位长老还记得是许千秋说走了阿匣,心里清楚如果不放了许千秋,川渝武林和盖山国联起手来,道气门绝对不是对手,唯今之计,只能向许千秋求助,求许千秋说服阿匣。
  许千秋是怎样的人,怎么可能看不透他们的心思,怎么可能上他们的当。讨价还价之后,四长老总算同意,放许千秋回去,不过得有人跟着他,直到他回去让盖山国的武士退回去,才能真正放了他。
  但是他们错算了许千秋,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再回去。许千秋早已疲于武林的明争暗斗,在地窖里几天管吃管喝反倒轻松自在,他已经拿定主意就这样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武林,刚一离开道气门,他就使计脱身,再也没有回渝州,从此远离江湖,继续混吃混喝的日子。直到数十年后,道气门化为乌有,依然有人依稀见过许千秋的身影,只可惜跑得太快,看不那么真切。

  ☆、八、忧患(5)

      许千秋的不辞而别让四位长老的算盘落了空,长久以来他们只顾因掌门之位的继承者争执不下,丝毫没有做好迎战的准备,而在江湖上,楚寻已死的消息已经传出,盖山进袭的风声正紧,人人惶恐不已,都以为道气门就要灭门,中原武林即将不保,人人拼命寻找逃命的方法,江湖一片仓皇。
  唯有一个银须银发,年逾古稀的老人,端坐在马背之上,须髯飘摆,手提长刀,气概威风盖过了他身后所有青年、壮年人。他带着身后的子孙、手下二百多人,每个人带着十匹好马,在荒原上一字排开,像一道铁血的屏障,拦住了盖山国武士东进的脚步。
  “老叟已是半截身子埋于黄土之人,幸而尚有一缕残喘,让老叟得以以余力保身后这一方土地平安,这是一位故友的心愿,也是老叟如今唯一的心愿。”这便是这位老人面对盖山国铁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