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不要看,我小的时候还打过官司呢!大家晓得,清朝的时候,一个领班那有多么凶啊!什么案件都要先经过他,手下总是养起好几十个徒弟。我们县里领班叫陈小藩,无恶不作,随便捉人呀,勒索呀,什么坏事都干。他的两个儿子更是豪强霸道,没人惹得起。一骑起马来,那个劲呀,不管人呀,摊子呀,撞翻了,你自己倒霉。有一次,他跑到我们那里去了,照例骑起马在街上乱撞。我就拖出一根棍子,站在大门口说:‘是好样的给老子来撞!’这个狗娘养的硬是撞来了呢!我就给他一顿打。许多哥哥兄弟啊,也都出来帮助我,因为满街全是姓贺的。还不到半点钟,就打得他头破血流,赶紧跑了。可是,一跑回去,马上就在衙门里告了我。大家又替我担心,说:‘这下怎么办呢?’我父亲也着急了。到了审问那天,把我们族里的好多有功名的人都请来了,预先教我怎样做口供,因为,实际上我打了别人呀!你们还没有看过清朝时候问案的情形,好威严哟!把你一带上堂,就夹棍、板子,啪地一声堆在你面前。说起来我还是满大胆呢!我才不管你那一套。我说:‘我怎么敢打他呢?我在街上卖东西,他骑马乱撞,把我的酒罐呀,油罐呀,全碰烂了。要他赔,还打我一顿。’除了这个,我另外还有个供词,是一个姓王的举人跑上门教给我的。这个举人与陈小藩仇恨很深,——这也是个无恶不作的恶棍,后来叫老百姓杀了。他要我暴露陈小藩的黑幕:怎样勒索人,挖苦人,见钱就抢,并且,要我咬定那个小领班是下乡来抓人的,所以,结果,连陈小藩的领班也革职了。”
你瞧,12岁的娃娃,敢打官府的人,敢上公堂,是不是有点子湘西山国人的个性呢?
当了骡子客之后,因为年纪小,吃的苦、受的累要比别人多。官府的敲诈勒索,商人的欺骗盘剥,土匪的明抢暗夺,更比别人遭得惨些。但这一切并没有磨掉他好胜心切、敢作敢为脾性,相反,骡子客的生涯,使得他更不安分守己了。年年岁岁走南闯北,结交的朋友多了,见识广了。常年受骡子客们骠悍豪爽气质的熏陶,更使他凭添了几分侠义和豪气。
一次,他们赶着一群骡马来到四川东部的黔江县。这里是西南数省买卖骡马的大集市,各路客商云集,三教九流汇合,热闹非凡。贺龙他们要在这里看看马,相相马,价钱合适,买他几匹,贩到湖南、湖北去,可以赚些钱。
这一天,贺龙他们正在四处游逛。一个云南来的马客赶来了一匹烈马。此马满身墨黑,极为神骏,一看便知是一匹好马,但它野心未改,凶狠异常,很多人都不敢骑它。这匹马吸引了许多马客,纷纷围拢来观看。贺龙也来了,而且挤到了最前面。
云南客想借此炫耀一下他这匹马,扫了周围一眼,看见了稚气尚存的贺龙,便想跟他开个玩笑。
他走到贺龙面前微笑着说:“要是你小哥敢骑我这匹马,来回跑上一个圈子,这匹马奉送给你,分文不取,怎么样?敢不敢?”
贺龙心想。他这是瞧不起我。哼,老子就骑给你看看。他来劲了,对云南客说;
“大叔,说话算数?”
“当然算数。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想逞强,摔死了,与我不相干。”云南客说。
“那还用说。”贺龙严肃地点点头,从云南客手上接过马缰绳,纵身跃上马背。
同来的伙伴十分为他担心,一个劲地喊:“常伢,算了,别逞能,这不是闹着玩的。”
谁知,你越这么喊,他越要骑。他那股犟劲上来了,谁也拉不回来。贺龙刚跨上马背,那马便长嘶一声,前蹄突然腾空。这马没有鞍子,贺龙只得紧紧地抓住缓绳,两腿夹紧马肚子,死死地贴在马背上。一会儿,那马的前蹄落下,后蹄猛烈地蹬踢起来。很显然,那马不愿意有人骑它,要用一切办法把你摔下来。好一个贺龙,小小的身体伏在马背上,任你怎么折腾,一动也不动,两腿反而越夹越紧。烈马无奈,长啸一声,冲开人群,狂奔起来。人们都为这个小骡子客担心。不一会,马跑回来了,它浑身津湿,喷着响鼻,老老实实停在一棵皂角树底下。烈马被贺龙制服了。周围一片喝彩声。
云南客树起大拇指对贺龙说:“你真行,好本事,算你发财。马归你了。”
贺龙有礼貌地笑了笑,说:“大叔,谢谢你。”
云南客刚要走开,贺龙却喊住了他。从自己的褡裢里掏出一些银元,递到云南客跟前说;
“大叔,这点钱是不够买这匹马的,不过,我只有这么多钱,就算我送给你的一点盘缠吧。”
云南客没有想到,这个小骡客竟不愿意占便宜。他激动地拍了拍贺龙的肩膀。
从此,贺龙的仗义豪爽便在骡子客中传开了,很多人都乐意同他交朋友,这对贺龙闯荡江湖帮助很大。许多人在贺龙以后的革命斗争中,还帮过他不少忙哩。
转眼到了1911年。这一年,中华大地发生了一桩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3月,孙中山、黄兴在广州发动了黄花岗起义;
5月,因为清政府要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的筑路权卖给英、德、法、美四国,在鄂、川、粤诸省,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
到了10月份,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的封建帝王制度。
在穷乡僻壤的湘鄂交界地区,虽然没有多少人投入这样那样的政治斗争,可是,都知道皇帝老子完蛋了,辫子要剪了;都知、道中国有了革命党,中国在“革命”了。不知从什么地方开始,在这一带流传着一句话:“民国反正,穷人翻身”。这大概是山区普通百姓对时局变化的一种美好愿望。他们实在太苦了。
这一年,贺龙赶骡马跑码头,走南去北,受过多少官吏的敲诈勒索,看过多少豪绅剥削穷人,多少官府欺压百姓,小小的心灵里时常感到有一股不平之气,于是,常常唱这样一支曲子:“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主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投降。……”这是湖南新化人陈天华写的。人们告诉他,此人是留学日本的一个洋学生,一直从事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1904年初,与黄兴、宋教仁参与策划了湖南武装起义,事泄后,被迫逃亡日本。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愤而自杀,留下了一篇流传很广的万余言绝命书,鼓励国人誓死救国,“去绝非行,共讲爱国”。陈天华写的这首曲子的确写出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屈辱洋人的实情。现在清政府终于完蛋了,世界也许真象湘鄂边流传的那句话一样,能变一变了。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冲动和兴奋。对孙中山他们的革命党十分佩服。
可是,不久,他却有些迷锅了。在湘鄂川黔边一带着到的,除了剪掉辫子之外,其他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官府照样敲诈勒索,豪绅依然欺压穷人。民国成立,并没有给山区的穷苦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弄不明白。
这一天,他和几个常在一起的湘西骡子客赶着骡马经过芭茅溪。
芭茅溪,离桑植县城150华里,是四门崖山下长达20多华里的一条峡谷。山高谷深,林木葱定。因为北边一条狭长的山冈坡谷上长满一人多高的芭茅草而得名。这里虽是弹丸之地,仅有三户人家,却是湘西通往鄂、川、云、资几省边境的一个要道,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道光年间,湖南当局为控制川盐倾销入湘,在这里设立了查缉卡房。因有利可图,这种卡房越滚越大,后来,便在芭茅溪向家屋场设了个盐税局,驻有十来个税兵和几个税官。经过这里的货物,不管是盐巴还是其他东西,一律都要抽重税,而且从没有标准,他们高兴抽多少就抽多少。骡子客们称之为“万税关”,对这个税局恨之入骨。
这次经过这里,天下已换成“民国”了。贺龙心想,也许抽税不会那么厉害了。谁知,盐税局那个绰号“豺狗”的姓章的司秤,背着手,慢吞吞地围着他们的骡马转了一圈之后,用棍子敲敲驮子说:
“好吧,你们都是常来常往的,少抽点,逢三抽一吧!”
贺龙一听,“腾”地一下,火就升上来了。“逢三抽一”?我们辛辛苦苦贩运的这点货要被他们抽去三分之一,还能剩多少?妈的,还让人活吗?他越想越火,产生了拚一下的念头。他一步跨到骡子跟前,从驮子上抽出了一把铡草的铡刀。一个同伴眼快,一把抱住了贺龙,小声警告他,说:
“常伢,搞不得呀!”
一年来一直跟他在一起的张骡客赶忙走过来,解劝道:
“常何,搞不得呀!你看,杂种们手里拿的是枪,不是烧火棍。好汉不吃眼前亏。报仇的日子在后头呢!”
伙伴们好说歹说,总算把脸色铁青的这个小伙子给拦住了。
张骡客一把夺过铡刀,放回驮子上。对贺龙说:
“天下不平的事多着呢!光靠你拼命有什么用?你常伢不就有一条命吗?”
这话深深刺进了他的心灵。是呀,张大哥的话很对。一个人拚命有啥用?拚掉自己一条命,他们不是照常抽税?那该怎么办;贺龙找不到答案,闷闷不乐地赶着骡子回到了湘西。
他有些变了,爱开玩笑的小伙子变得沉默寡言了。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石头上,一言不发;对钱也不那么看重了,谁有困难,他便帮助谁;脾气也暴燥了,谁受了财主豪坤或者官府恶吏的欺压,他便站出来打抱不平,瞪着两只冒火的大眼,令人害怕。伙伴们诧异地问:
“常伢,你怎么啦?有什么心事吗?”
他摇摇头,不说什么。他不想把心里想的事讲出来。近来,有一个问题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令人焦心。在当骡子客的这一年里,他与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发生过多次冲突,尽管道理都在自己一边,但却总以自己失败,忍气吞声而告终,这是为什么?他找不到解答。他想找出一条让穷人不那么受苦的翻身之路来,可是路在何方?这个时候,贺龙还没能意识到,革命之火已经在他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身上慢慢地燃烧起来了。
1913年的春天,贺龙赶着骡马来到了湖北西部的恩施。途中遇到了父亲。贺士道便跟儿子同行了。
走进一家茶馆,看见一个拿着长旱烟杆的中年人坐在那里抽烟。店中空无一人。贺龙走过去,招呼说:“先生是店老板吗?”
那人木然地抽着烟,毫无反应,好象根本没听见。贺龙感到奇怪。
这时,一个提着一把大铜壶的年轻人走进店来,看见贺龙父子,马上过来招呼。
“老板,这茶馆是你开的?”贺龙同他寒暄。
“我不是老板,他是。”提茶壶的人指指坐在那边抽烟的人。
贺龙十分诧异地问道:“那么,刚才我问他,他怎么也不答话呢?”
提茶壶的人长叹一声,随手给他们父子彻了两杯盖碗茶。说:“老弟,你不知道,前些日子,有几个官差,不知为了什么事把他的邻居打得好惨。他看不惯,上去劝解,结果,也被官差毒打了一顿,耳朵被打聋了,听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