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元帅贺龙-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默不作声的。于是,贺龙的前途堪忧了。

  贺龙似乎并没有想到这一层,善良的人是不会想到这些的。他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以后,同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密切协同,到1965年底,军委常委作出了一系列有关军队建设的重要决定。例如,关于国防工业建设规划,关于国防科研机构的建设,关于设防问题,关于加强边防建设问题,关于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和普及“尖子”经验,关于加强民兵建设以及各大军区、军兵种和国防工业、国防科委等部门领导干部的调整等等。这些都是在没有林彪参预下形成的,林彪怎能不耿耿于心。

  1963年12月下旬,叶剑英元帅到南京军区参加了军区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现场会,认为很好,于是,给中央军委写了个报告,建议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贺龙积极支持叶帅的建议,请罗瑞卿呈送毛泽东。

  毛泽东对这个报告看得很仔细,在一些他感兴趣的地方都划上了红杠,肯定了叶帅的意见。

  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向全军转发了叶剑英的报告。很快,在全军掀起了一个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运动。

  5月的羊城,春意盎然、百花盛开。贺龙、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四位元帅在广州珠江宾馆接见广州军区学习“郭兴福教学法”评比现场会评选出来的先进代表。

  贺龙在会上说:“兵是练出来的,就是过去战争时期,也很重视练兵。如果一百发子弹给一个新兵,就得用五十发训练他打棍,表面上看,这样划不来,用一百发子弹打敌人不是更好吗?可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战士,一百发子弹不一定能打中一个敌人,相反,一个经过训练的战士,五十发子弹可能消灭五十个敌人。”

  聂荣臻说:“近战,是我们的光荣传统,一定不能忘掉。”

  徐向前说:“部队一定要坚持在复杂条件下的训练,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发挥威力。”

  罗瑞卿问一个炮兵班长袁春阳说:“表演时,为什么最后一发没有命中?”

  “炮筒打热了,影响命中率。”战士回答说。

  “恐怕是有点子紧张吧?”贺龙笑着说,引起了一片欢笑声。“办什么事都要思想领先。我们的政治工作一定要做到训练中去,做到每个战士身上去。如果,元帅们、将军们来看就影响命中率,打起仗来怎么办呀?”

  “我们不怕敌人。”战士坚定地回答。

  贺龙赞许说:“好啊,脑子里经常装个敌人,任谁来了,心里也不紧张,也不影响成绩。”

  对于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军普及练兵“尖子”的经验,贺龙充满了热情。1964年这一年,在这个问题上,他花费了相当的精力。他把北京军区作为自己抓好这项工作的一个“点”,先后七次到军区部队看训练,看表演,作指示,进行视察。他还去海军、空军、炮兵、工兵等部队观看“尖子”表演,发表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意见。风尘仆仆。

  4月初,北京军区召开军训工作会议。会议期间,组织了几个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尖子”分队进行表演。贺龙在看了北京军区某师七连七班的单兵冲击表演后,对在场的军区领导说:

  “单兵、班、排、连、营都要这样练。鄙队平时不打仗,要练好兵才有战斗力。”

  他尤其欣赏七班长徐国栋的带兵方法。这位班长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贺龙赞赏地说:

  “每个班长、排长、连长和指导员都要这样作。要学会这种方法,都懂得五大技术。这样练出来的兵,打仗就有把握了。”

  他对陪同来的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维山、滕海清说:“配好领导班子很重要,要把连、营、团的班子都配好。”

  看了七班的徒手格斗,他高兴地同全班战士—一握手,对他们说:“你们是北京军区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标兵,但是,要不骄不躁,回去继续好好练,还要提高一步。部队是个革命大学校,每个战士都要好好学习。”

  表演完毕,郑维山请他给干部们讲几句话。贺龙对在场观看表演的军、师、团领导干部说:“各部队一定要认真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他们是一些‘尖子’,要把这些‘尖子’的经验,普及到全军去。应该把我们每个战士都练成这个样子,全解放军都练成这个样子,人人过硬,就能大大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就能打胜仗。”他强调说:“搞好部队训练,先要抓好干部训练。干部训练不好,战士就训练不好。”

  看了北京军区训练标兵的表演,贺龙十分振奋。他觉得应当想个办法进一步推动全军的练兵热潮,可以考虑用这种表演的方法。

  4月,经过军委办公会议的讨论,中央军委决定,在全军进行一次军事训练的“比武”,并成立了全军的军训比武筹备委员会,由总参谋部主管军事训练的副总长张宗逊负责。

  贺龙则深入到北京军区去亲自抓“点”。他两次来到北京军区训练现场会,检查他们的训练情况和选拔参加全军“比武”代表的情况。他不顾六十八岁的高龄,看完白天的比赛科目,接着看夜间比赛科目,真是不辞辛劳。

  在北京军区新河靶场,他强调说:“训练为了打仗,所以训练首先是个政治问题,不仅军训部门要抓,作战部门、通讯部门也要抓;不仅司令部门要抓,政治部门、后勤部门也要抓,都要了解部队的训练情况。只有这样,全军的训练才能搞好,所以,这种表演,要把作战部门的同志请来看看。作战部门不知道部队训练情况,怎么指挥打仗?总政、总后的同志也要看看,因为这不单纯是个训练问题,还是一个很大的政治思想工作问题。你们说是这样的吗?”

  他对军区司令员杨勇、副政委张南生说:“摆在你们军区、军、师、团看级司政后机关面前的是要研究怎样普及的问题。一方面推广‘郭兴福教学法’,一方面找出你们自己的郭兴福,把你们自己的东西总结出来。”

  我们的元帅把军事训练说成“首先是政治问题”,要把全军各部门都动员到军事训练中来,这不是在同林彪的“突出政治”相对抗吗?贺龙元帅没有去想这些,依然积极地在推动全军的练兵热潮。他在新河靶场看了两个排的对抗项目:炮兵对固定和运动目标白天和夜间射击以后,又作了不少具体指示。几天以后,他又赶到了天津杨村,在这里,观看了白天和晚上的十二个项目。每个分队的表演,都使他十分兴奋,颇为满意。

  回到北京,他感到需要向上头“造造舆论”了。解放军的军事训练搞得如此热火朝天,中央领导者还不知其详,那怎么行呢?

  他去找罗瑞卿商量,说:“长子,我们是不是向中央报告一下?”

  罗瑞卿想了想说:“对,老总,我也这么想。请他们去看看表演?”

  “这个办法好。我先去踉总理吹吹风。”贺龙觉得罗瑞卿的想法太好了。

  贺龙来到西花厅,向周恩来报告了部队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和全军准备进行“尖子”分队表演的情况和打算,并提议中央领导有空可以去看看表演。

  周恩来听了很高兴,接受了贺龙建议。

  5月ZO日,周恩来、彭真、陈毅由贺龙、罗瑞卿和杨勇陪同,来到了天津杨村,观看北京军区“尖子”分队表演。

  白天,周恩来他们观看了步兵轻武器射击、打坦克、汽车过钢轨桥、侦察兵搜索、攀登等八个项目的表演。

  周恩来看得很高兴,不时地鼓掌说:“好极了,了不起,个个过硬。”

  白天的表演结束了。周恩来他们舍不得离去,还要观看夜间项目。夜里,天下起了小雨,周恩来、彭真、陈毅冒雨观看,兴致不减。

  表演结束,周恩来对杨勇说:“你们的表演很好。我看了很高兴,练兵就要这样的练法。”

  “总理,现在表演的都是‘尖子’,以后主要是普及推广的问题。”杨勇说。

  周恩来一边点头,一边说:“把兵练成这个样子,把民兵也练好,那就什么敌人也奈何不了我们。”

  第二天,周恩来公务繁忙,要回北京。彭真、陈毅着兴正浓.不想回去,要留下来再看其他项目。贺龙陪着周恩来先走了。

  回到北京,贺龙想到了一个问题:应该给林彪通通气,把北京军区军事训练和“尖子”分队表演情况告诉他。他是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最好能把他请出来看一看,表个态,这对进一步推动部队的训练会有很大帮助的。于是,他伏案给林彪写了一封信。

  哪知,信发出以后,音如黄鹤。林彪对此未予理睬。贺龙的心上升起了一团疑云,不知林彪有什么想法。他哪里知道,林彪看了信以后,丢在一边说:“这就是毛主席批评过的单纯军事观点。”

  林彪没有回音,毛泽东却发出了令人鼓舞的信息。6月初,贺龙把全军淮广“郭兴福教学法”,掀起练兵热潮以及北京军区“尖子”分队表演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以后,引起了毛泽东很大兴趣。毛泽东在一份反映比武情况的简报上批示说:

  “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很快,批示转到了贺龙手里,他立即给正在济南观看济南军区军事表演的罗瑞卿和副总长张宗逊打了个电话,向他们通报了毛泽东的批示,请他们俩考虑如何组织安排。

  罗瑞卿同张宗逊商量,从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抽调“尖子”分队到北京,为中央领导作汇报表演。

  贺龙同意这一安排,请罗瑞卿负责组织。

  6月几日和16日,是在北京西山、阳坊和十三陵向中央领导作汇报表演的日子。

  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来了;董必武、彭真、李先念、谭震林、乌兰夫、薄一波、康生、陆定一、杨尚昆来了;贺龙、陈毅、聂荣臻、罗瑞卿当然是少不了的,还有正在出席中央工作会议的各中央局,省市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和解放军三总部及军兵种的领导人。一时间,北京西郊地区大官云集,精美荟萃。这可忙坏了那些保卫工作人员。

  战士们的高超技术、过硬功夫、成功表演,征服了这些老革命家、老战士。他们精神饱满,兴致勃勃,交口称赞,掌声不断。

  看了射击表演,毛泽东对坐在身旁的贺龙说:“不错嘛!”

  “主席来观看,有的战士太紧张了。我看的时候,半自动步枪。冲锋枪,好多是百发百中。”贺龙说。

  毛泽东点了一支烟,说:“紧张了还是不错。要注意多搞夜战,搞近战。”

  贺龙说;“今天晚上,主席可以看看他们‘夜老虎连’的表演。”

  “什么叫‘夜老虎连’?”毛泽东没弄明白,他问道。

  “就是专搞夜间训练的连队。现在,他们每个团都有这样的连队。”贺龙连忙解释说。

  “好,就是要搞夜战,搞近战。训练部队晚上行军,晚上打仗。”毛泽东十分注重近战和夜战。

  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毛泽东还说:“军队无非学两个东西,一个会打,一个会走。会打,会走,军队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