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医萌妃:冷王纵妻成瘾-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晏晏并不理会。慕容葳蕤又道:“时隔三年,找不到也不稀奇,若苏神捕再等几年,只怕连药物也都化灰了呢!”

    这家伙还不到三十,人称玉面神捕,他找她麻烦,一半是因为那一剑,另一半大概也是不服气她那个“天下第一神捕”的名号。只不过他嘴上虽不饶人,做事情却仔细,苏晏晏拜托他找什么东西,例如鲜卑救国书,甚至鲜卑遗民的日常书信,他都能找到,所以他冷嘲热讽,她都装没听到。

    苏晏晏仍旧装聋做哑。慕容葳蕤说的没意思,便停了下来。

    旁边的大理寺丞却道:“慕容少卿可莫要小看了晏姑娘,晏姑娘既然千辛万苦求得旨意,那是没有破绽,也要找出破绽的,定要给苏大人翻了案才罢。”

    这话是说她会捏造证据了?苏晏晏冷笑一声。慕容葳蕤却淡淡的道:“听闻七王爷品行高洁,性情纯良,不比……咳,总之,只怕不会容许苏神捕胡闹。”

    “这你就不知道了。”那老头摇头晃脑的道:“这知好色而慕少艾,乃人之常情。”

    这话她爱听。慕少艾什么的可以有!

    这两个大理寺丞,一个姓朱,一个姓陈,姓朱的就是个倚老卖老的神经病,动不动就甩出一句“老夫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真想回他一句“那你怎么还没齁死?”那姓陈的,则很明显是太子的狗,她第一天来,就跟她论史,指桑卖槐的说什么“忠臣不事二主!”

    你妹的不事二主!看着也是个蠢的,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莫说太子势危,眼见已经不能翻身,就算太子如今如日中天,他会因为你骂了苏晏晏提拔你个老朽?

    苏晏晏内心吐槽,又走了几圈,这才重新坐回桌前,姓朱的寺丞跟那个姓陈的正聊什么“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说的那叫个慷慨激昂,声音越来越高。

    特么的装个屁啊!苏晏晏烦了,直接道:“朱大人!陈大人!你们去外头,给我买些牧药,但凡能找到的都买一点。”吩咐完了,也不去看两人的白眼,直接埋头继续干活。

    怎么说她也是领了圣旨办差,那俩人也是奉了顶头上司的命令协助,再烦也得干,还敢对她摆脸色,喵的,老子明天就带泄药来,让你们拉一天!

    朱陈两人叽咕了半晌,悻悻的去了,慕容葳蕤低头想了半天,忍不住道:“这时候买牧药,有何用意?”

    “用意?”苏晏晏一笑:“用意就是让他俩滚,别杵这儿碍姑娘的眼!”

    慕容葳蕤愣了愣,莫名觉得有点解气,他也早看这两人不顺眼了,可是想想对面的人是苏晏晏,忍不住又道:“他们是受命协助,你就这般待他们?”

    苏晏晕早又低下头去,不再理他了。

 第065章 让敌人都无可反驳

    第二天苏晏晏真的弄了一小包泄药,结果那姓朱的居然告了假,苏晏晏心说正好,更加不招人怀疑,立刻跟影卫里应外合,给那姓陈的狠狠下了半碗,没多大会儿姓陈的就开始跑茅厕,再过会儿也告假走了。

    慕容葳蕤心痒痒的想问问苏晏晏是不是她搞的鬼,可是想问了她也不会答,只得硬生生咽了下去。

    而此时,兴圣宫中,七王爷正坐在桌前看书,书页已经好久没有翻了。王林上来换了茶,磨磨矶矶站了半天,陌轻寒道:“怎么?”

    王林嘿嘿一笑,道:“爷,您不去看看苏晏晏?”

    陌轻寒微微凝眉:“她要查案子,未必喜欢被人打扰。”

    王林哦了一声,“可是那几个人都欺负她呐!整天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没一句好听的,还叨叨起来没个完!”

    七王爷缓缓的抬起头,默了半晌,想起那天她回来时灰头土脸的狼狈模样。于是轻描淡定的:“那就去看看。”

    于是大理寺中,埋首在卷宗里的苏晏晏一抬头,就见自家美少年走了进来。

    苏晏晏大喜,站起来便要扑过去,结果一脚绊到桌腿上,哎哟一声,险些没趴到地上。陌轻寒上前一步,扶住了她的手,她立刻整个人巴上去,欢欢喜喜的道:“七哥哥!你怎么来了?”

    陌轻寒低头看了看她发亮的眼睛:“过来看看你。”一边环顾左右。

    慕容葳蕤起初被他容色所惊,有些怔愣,这时才会意居然是七王爷到了,急起身行礼,陌轻寒也只点点头,道:“查的怎么样了?”

    苏晏晏道:“进展不大。”

    慕容葳蕤忍不住哼了一声,苏晏晏压根就不理会,拉着陌轻寒坐下,随手把自己的茶杯移过来,放在他手里,一边就道:“我认为这个鲜卑王子的来信是真的,但是我爹的去信是假的。”

    慕容葳蕤忍不住道:“你有什么证据?这种事不能信口雌黄!”

    七王爷看了他一眼,虽然没什么表情,但慕容葳蕤却莫名觉得有些发冷,不由自主的退了一步。苏晏晏道:“你看,这是我爹手书,这是那封信,虽然看起来笔迹很相似,但这书信,却带些匠气。”

    陌轻寒低头细细比了许久,才道:“不错。你爹爹虽不长于书法,但文人书写,自有几分风骨在,而这封信,却能看的出有些刻意,像是模仿。若让本王学写几日,也能写的出。”

    “对。”苏晏晏道:“可是这种判断,太主观了,太容易被反驳,所以不能做为主要证据。”

    陌轻寒想了一想:“本王认得田博雅老爷子,可以请他来做个见证。”

    七王爷说的是一个大儒,才名满天下,而且擅长书法。苏晏晏道:“必要的时候,可以这样做,但是只能做为辅助。我还是那句话,这种证据,太容易被反驳。正所谓铁证如山,要让敌人都无可反驳,才是真正的证据。”

    他默然点头,道:“可有头绪?”

    “有一点儿,”苏晏晏道:“我爹写我祖父的名字,为了避亲讳,写到承字都是少写一笔的。可是你看,信里的承字,就是全的。”

    慕容葳蕤听得一惊,忍不住又想上前,早被七王影卫伸手阻住。

    陌轻寒微讶道:“这岂不是就算铁证?”

    “算是,但还是不够。”苏晏晏道:“我刚才说了,这鲜卑王子的来书,看上去是真的,我没找到什么破绽。七哥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个来书不是写给我爹,那是写给谁的?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陌轻寒微微点头,不由得看了慕容葳蕤一眼:“这边的人,可还好用?”

    苏晏晏也跟着瞥了慕容葳蕤一眼:“哦,他没事,只是人笨些,是非黑白还是懂的。”

    哎,他还站在这儿呢!当面说人!慕容葳蕤险些没背过气去,瞪着她,苏晏晏续道:“就是那个姓陈的大理寺丞有点儿古怪,总是跟我说什么忠臣不事二主。”她耸肩,好像真的不明白:“我说我这回领的是皇上的旨,我家王爷特意给我求的,你说的哪个主?”

    陌轻寒点了点头,“本王见到皇上的时候,会记得请教一二。”

    一个告黑状,一个照单全收。慕容葳蕤无语的看着两人,忽然觉得他评七王那句“高洁纯良”有些草率了,为什么七王爷看上去好像不怎么讲理?

    陌轻寒温言道:“其实如今,只要有证据,不必太过于苛求是否‘铁证’。”

    他是在说如今太子势败,而为苏家翻案是有永乐帝支持的。夸张一点说,就算证据是假的,也可以说是真的。

    苏氏本是都城大族,财大势大,子孙有不少出息的。如今的族长是苏晏晏的二爷爷。因为当时苏裕田的罪名是“谋反”,本该诛九族的,但是太子“当庭流泪陈情”,因此只斩了苏家上下。也因为这件事,苏家便站在了太子阵营里,人、钱什么的没少出。如果翻了案,苏家能跟太子摘开,对太子又是一个重大打击。

    苏晏晏当然明白这一点,却仍是摇了一下头:“七哥哥,一来,我过不了自己这关,我既然查,一定要得到真相。二来,我们自然会挑最好的形势,可是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她微微凝眉:“事情发生,必有痕迹,莫说三年,就算过了三十年,要找还是可以找到的。我不但要让天下人承认,还要让敌人心服口服,只有真正的事实,才有这样的份量。”

    这小女子,有时真让人刮目相看。陌轻寒侧头看了她半晌,她回过神来,眉眼一弯,“七哥哥,你干嘛这样看着我?”

    陌轻寒道:“下一步要怎么查,可有头绪?”

    “有点儿难。”她也有点犯愁:“我有两个想法。最基础的当然是找目击证人。首先要找当时三司的人问话,但大概不容易问出。另外,这个阿里沁王子,宫里肯定是有人见过的,最好能画出画像来,然后慢慢查访他何时到过都城,住在何处。但这个一来时隔太久,而且他暗中来此时,恐怕要易容改扮,所以便如大海捞针,不太容易。”

    “第二个,铜罐是鲜卑族特有的一种大药罐,目前收在库房中的只有四个,做为物证,其它的已经充公。但是卷宗中记载,当时苏府共搜到二十个,而且据说这就是全部。”

    “但是我看过那些铜罐,壁上有挤压摩擦的痕迹,这些东西放在库房之中,应该就没有再动过的,积了厚厚灰尘,那些痕迹都是旧痕。而这种痕迹,很明显是经过了长途跋涉和互相挤压。而且,我还在其中一个的罐底发现了划痕,也就是说,当时这个铜罐下面,还叠压了一个铜罐。这么算起来,从鲜卑到咸阳的铜罐,绝对不止二十个,至少也有上百个。”

 第066章 你要拜我为师

    慕容葳蕤听的有些震惊,怎么都没想到,她那天看似随意的一看,居然真的看出了这么多东西!而他看了三年,居然什么都没看出来!

    苏晏晏续道:“常理推断,阿里沁不会自己去收买朝臣,因为毕竟是卖国,而且这种已经灭亡的小国,谁干冒大险就为了一些古怪却没大用的牧药?所以我认为,这些只是栽赃,所以,余下的这些东西在哪儿,就成了关键。”

    慕容葳蕤被她带了起来,忍不住道:“这种铜罐,市面上偶尔也会有,但是比这个要小的多,也粗糙的多。”

    “嗯。”苏晏晏点了点头:“所以,出了苏家的事情之后,那些人是不会轻易把这种铜罐示人的。我想过以收某种牧药的方式来引蛇出洞,但是我觉得对方未必上钩。”

    慕容葳蕤正想说引蛇出洞,硬生生被她憋了回去。

    苏晏晏随即道:“虽然效果未必好,但是该做的事还是要做,先把风声放出去,那些人才会惊慌,才容易查。除此之外,我想去拜访一下当时审理的官员,毕竟此事必定有人从中做梗,而这个人,肯定是要关注事情进展的,多问几个人,也方便推断。”

    这个方式看上去最不靠谱,但其实对苏晏晏来说却是最靠谱的,毕竟三司官员中,必定有一个是知情者,套问一下,一定能拿到些线索!

    当年三司会审的官员,一个就是前几天刚见过的大理寺卿傅华,为人温雅谦和,看上去没有问题,可以暂时放一放。第二个是当年的刑部尚书王兆海,如今被贬去礼部做了侍郎;第三个是都察院都御史郑阳沐。

    经办此事的,必是太子心腹,所以事后不久即被贬的王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