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传(I-V5部全)-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尴蘖袅档靥蛱蜃旖牵愕靥镜溃骸白阋幼阋樱ナ常λ揽梢印!

蓦地,风雷齐作的马蹄声急骤,一队人马从眼前疾驰而去,满天黄尘扬起来,遮住了行人的脸。才过须臾,又一队人马掠尘飞过,而后,数不清的人马驰骋奔腾,前队踏出的尘埃没有落地,后队的尘埃又加了上去,渐渐给这一条街织出一张暗黄的帘幕。

“这是做什么?”徐庶张望着。

那掌勺的伙计哀叹道:“要打仗咯!”

徐庶一惊:“打仗?谁和谁打?”

伙计显得有些讶异:“你不知道么?听说北方的曹操率军南下,前锋快到宛城了,咱们的州牧刘镇南的敕令都下到新野了。唉,也不知会是什么光景,若是打不赢,还得提早准备搬家。”

徐庶不问了,这些情况他其实有所耳闻,曹操自从在官渡大破袁绍,袁绍元气大伤,已于本年五月吐血身亡。父亲新丧,袁氏兄弟为争夺嫡位刀兵相见,袁家臣僚也分为两派,一派以审配、逢纪为首,拥戴袁尚;一派以辛评、郭图为首,拥戴袁谭,两派水火不容,乐得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坐看双方斗得两败俱伤。明晓世事的人都看得出,曹操彻底平定北方已是板上钉钉,接下来,他也许就该兵向南方,挥鞭渡江,荆州刘表和江东孙权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对此纷繁复杂的天下局面,徐庶和诸葛亮曾经数次热议过,他们都敏锐地判断出曹操总有一天会饮马长江,只没想到曹操来得这样快,他对诸葛亮道:“听闻新野新来了一位守将,是叫什么来着?”

诸葛亮还在吃面:“我也听说了,上次听广元提了一次,他也不知道是谁,只说是从冀州而来,原来是袁绍的臣属。”

徐庶好奇心油然而生:“什么人呢,荆州牧放心他守住襄阳门户?”

伙计是个好事的,一面抱着面团削片下锅,一面还竖着耳朵听客人闲谈,插嘴道:“刘备啊,你们没听说过?”

诸葛亮惊讶地抬起了头,刘备这个名字在他心里激起的情绪太纠缠,也太澎湃,那血惨的往事忽然间撕开了被时间封住的面纱,突如其来的彻骨寒冷让他全身的骨骼微微颤抖。

徐庶瞧诸葛亮神情有异:“你认识他?”

诸葛亮摇摇头,他在外人面前不想提及往事。

伙计在外乡人前有了炫耀资本,兴致勃勃地说:“刘将军可真是好人,自从他来了新野,在城南设了粥棚赈济流民,日日不断。我们荆州流民多,又不着编籍,公府难以管束,难免要闹事。刘将军对流民照顾有加,而今流民只夸他的好,事儿竟没犯一件!”

诸葛亮淡淡地一笑,他从怀里取出钱付了账,轻轻拉了一把徐庶,两人起身离开。

徐庶忽地问:“孔明欲往何处?”

诸葛亮微笑着反问道:“元直欲往何处?”

徐庶眨眨眼,两人彼此对望了一刹,忽而异口同声地说:“城南粥棚!”

两位朋友朗声大笑,诸葛亮慨然笑道:“徐元直知诸葛亮也。”

“诸葛亮亦知徐元直也!”徐庶抚掌欢笑。

两人走了小半个时辰,已见得人头攒动,东西各有一长溜临时搭建的木棚,棚下甩出去两列流动长队,却都是流民。

自中原残破以来,中州和北方人民流离失所,或下江淮进入江东,或顺汉水南走荆州,荆州一带聚集了几万流民,他们失了本业,无以求生,有的乞讨四乡,得一口吃一口,有的呼聚山野,成了寇掠城池的盗贼。故而流民问题一直是荆州的隐忧,统统撵出州境不可能,若派兵剿灭,又可能伤及无辜,甚至引起内乱,北方的曹操立刻会趁乱南下,囊括荆襄。万般无奈之下,荆州公门只好难得糊涂,只要流民不闹出大事,由得他们东西不定,南北漂泊。

因人太多,两人往前边挤了一挤,见得东西两个木棚下各有四个伙夫,身前的火灶上支起一只铁釜,一勺勺舀起来,黏稠沉重,并非一般朝廷赈济灾民时,少下米多掺水,煮出来的米粥如同清汤,下肚方半日便没了影。可见这新野赈济非为博名,而是真正为民。

伙夫正挨个给排队的流民舀粥,忙得满头大汗,乍看见诸葛亮、徐庶二人混在人群中,衣冠齐整,文质彬彬,怎么看也不像流民,他喝道:“你们两个也来求粥?”

这一句质疑后,周围的流民都用刀锯似的目光斩过来,诸葛亮慌忙拉着徐庶挤了出去。

“如何?”徐庶问。

诸葛亮叹道:“可敬可赞可叹,天下沸腾,四方诸侯并立,争地夺民,各为私利,难得此主心存仁德,虽在僻陋之所,也不忘存民。”

徐庶颔首:“民为本,倘若心存百姓,救民于危难,赈民于颠沛,真能得民矣,得民心者,可为天下主。”

诸葛亮却是摇头:“徒以仁心,虽能得一时之民,却非长久之策。”

“怎讲?”

诸葛亮回头望着那长长的队伍:“君子救急不救贫,此是为救急耳,日日放粮,不劳力而得饱食,附近流民闻讯,焉得不襁负而奔乎?长此以往,有多少粮食可资赈济,如此坐吃山空,是为救贫也。”

徐庶沉吟:“孔明以为该如何做长策?”

诸葛亮道:“借民力而自养,凭民劳而获益。流民所以为‘流’,失业耳,与其放任流民散于草莱,莫若复民于耕战,民得利,我亦得利,一举两得!”

徐庶抚掌:“好法子!”他玩笑起来,“刘备该请你做幕僚,此一策能解流民之难,也能定天下!”

诸葛亮笑了笑:“不敢,诸葛亮乃隆中耕夫,百事皆虑一农,泥土味太重,只怕人家要撵我出门。”

徐庶大笑,他转出一个心思:“孔明以为曹操与刘备这一战,谁的胜算大?”

诸葛亮微微眯起眼睛,仿佛有猜不透的笑在眸子中闪烁,他伸了伸手:“我此刻只想寻个去处睡一觉。”

※※※

夏侯惇勒住了一直在不安咆哮的坐骑,火焰的爆裂声像狮子的怒吼,让战马兴奋,也让他兴奋,肆意的火光捅破了天空。天仿佛在流血,那血流得很快,从天边哗哗奔涌,淌入他唯一的眼睛里,还有一只眼睛凹陷着,像被挖烂的深坑,眼睑下拖出一条血红的刀疤,皮肉结着狰狞的痂,让他越发像嗜血的魔鬼。

“刘备烧屯逃了。”夏侯惇挥起了手臂,他扭头对李典说,“轻骑追赶!”

李典显得很谨慎:“末将以为此中有诈,刘备无故退兵,恐是诱敌深入,前路狭窄,草木丛生,若设下伏兵,岂不得不偿失。”

夏侯惇自负地哼了一声,他是万夫不可当的勇将,虽然少了一只眼睛,军中称其为“盲夏侯”,战场雄风却不会因此减弱,反而更暴烈更刚猛,性子刚戾如火,爆炭似的压不住,甚至因为自己瞎了一只眼睛,把家里的镜子摔了个稀烂。

“文则以为如何?”他又去问于禁。

于禁沉思了一会儿,简练地吐出两个字:“可追。”

三个人决议,两人赞同,一人反对,夏侯惇下定了决心,若能一举全歼刘备所部,甚或擒拿刘备,那便是不世功绩。刘备这个人太讨厌,曹操部下武将都对他有种厌恶感,他们觉得刘备窝囊没出息,永远在败仗的耻辱中苟延残喘,文才武略无一可取,除了在各方诸侯间厚颜无耻地讨食,连条像样的看门狗也不如。最可恨的是他忘恩负义,当年落难时,幸得曹公收留,后来肚子喂饱了,竟然敢和皇帝勾勾搭搭密谋曹公,众将提起刘备便是切齿之恨,说起剿灭刘备,皆是揎拳攘臂,恨不能生啖其肉。

“曼成留守,我与文则追击!”夏侯惇号令道,他一拍战马,当先带领军队追着刘备的逃跑踪迹掠去。

刘备跑得并不算快,一路上丢盔弃甲,铠仗横在路中央,战旗也不顾了,那一片狼藉烙印着败军的凄惶。

夏侯惇一面追一面在心里鄙视着,刘备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更低了三分,本来就落在地上,此刻竟埋进了土里。

追军扑入了一段狭长的坡道间,成片的树木彼此纠缠,仿佛交合的手指,撑得头顶的天空暗弱了颜色,一群飞鸟从树梢间扑棱棱飞起,惊啼着掠上天。

“元让!”于禁悚然地呼道。

夏侯惇猛一勒马,他已经意识到危险,多年的战场经验让他在倏忽间生出了敏感,他追得太轻松,警惕性被对刘备的轻视挤压掉了,连前方地形也不细查,便如奔流之溪,豁然汇入河道。

战马嘚嘚地向后退了几步,夏侯惇心里像长了一层毛,一根根搔得他难受起来。

空中响起了一声尖锐的呼哨。

而后是万箭齐发,多得压迫眼睛的飞箭密密麻麻,穿过草木缝隙,射入了曹军士兵的眼睛、嘴巴、咽喉。

惨叫声和箭羽嘶鸣声彼此应和,道路太窄,曹军士兵的尸体累叠起来,没有死的拼命往外窜,还得踩过同伴的尸身。

第二波弓箭从天空如流星陨落,这一次箭尾燃了火,到处是丛生的草木,一点点火苗过路,立刻便燃起了大片的火海,这熊熊大火比刘备烧掉自己的屯寨时还壮观还惨烈。

“刘备贼枭!”夏侯惇暴怒,他不能容忍自己输给一个窝囊废,他想策马去和刘备对决,可连刘备在哪里也不知道。他心想刘备这种小人,永远只会躲在暗处算计人,是男人就该站出来,真刀真枪地大战三百回合。

“快撤!”于禁焦急地喊道。

夏侯惇不得已,他策马倒退,一面挡着四面攻来的羽箭,一面还得越过腾腾跳跃的火焰,身上着了火中了箭的士兵惨号着逃奔,走不多远,不是被更大的火烧灼,便是被万箭穿心。

“夏侯将军,于将军!”是李典的声音,他到底不放心,率军前来驰援。

有了李典的援军,夏侯惇和于禁拼死逃出了重围。

博望的火一直在燃烧,烧亮了荆州的天空,也烧出了刘备这个名字,本来对荆州人来说极陌生的名字像被火焰喷出的一缕烟,倏忽便在苍穹间留下痕迹。那以后,人们不会听见刘备茫然无知,而会极熟络地说:“刘备?他就是在博望放火烧了夏侯惇的那个人。”

※※※

新野城中,夜幕已落下,月光如迢迢不断的春水,在繁华处,亦在荒芜处翻出明亮的浪花儿。

徐庶推开门,诸葛亮还躺在床上,窗边的一盏灯吐着微弱的光,只照见他的半边脸。这家新野城的客栈并不大,两进而已,每一间房也极小,唯有一床一案一灯一席。

“诸葛亮,还睡呢!”徐庶走过去,想寻个法子整他。

诸葛亮却转过脸来,目光晶莹,显然并没有睡着:“元直有好事说?”

徐庶捶了他一拳:“睡觉也睁着一只眼看世情,你这鬼猴子!我刚在外边听说,刘备在博望大胜夏侯惇,曹军退回北方了。”

诸葛亮坐了起来,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睡醒了。”他趿上布履,走至窗边,月光倏然洒满窗前,水一般流畅的素白色便在他眼底温柔绽放,他叹道,“当真好月色!”

徐庶笑道:“怎么,孔明早知胜负?”

诸葛亮回过身:“不,我并不知刘备是否会胜夏侯惇,但我知道曹军会撤回北方。”

徐庶被撩拨起兴趣:“这是什么说法?”

诸葛亮安适地抱起双臂:“曹操新破袁绍,袁氏余势尚存,他此时最大的隐忧在北方,而非荆州。他若倾全力争荆州,北方袁氏若是趁势攻袭后方,曹操便会两头作战,应付不暇,此番进攻一为试探荆州实力,二为暗察袁氏动向,讨不着好处自然退却,故而我以为曹军一定会撤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