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南枝-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冬月赧然道:“原是不懂的。后来跟着云林云大人走了几趟福建,又一起呆在西安,慢慢地就学了一点。”
    姜宪满意地点了点头,想着前世发生的事,忍不住让刘冬月给齐胜和李长青各送了一封信去,把李谦和庆格尔泰之间的胜负告诉了两人,让他们小心庆格尔泰,警告他们若是看着情况不对,不要管朝廷派到宣府的监军,先出兵了再说。后果由她去给皇上解释。
    只是她还没有等到两人的还信,宣府就被破了城。
    马向远和杨文英都战死了。
    等齐胜和李长青得到消息准备赶过去的时候,庆格尔泰的妻弟带着一万人马把大同府给围住了,庆格尔泰直长驱直入,朝京城方向攻去。
    李长青急急上表,要求五军都督府尽快调兵遣将,同意他增援大同。
    在他看来,京城有那么多的京卫驻守,就算是死伤些人,京城也不会有事。可若是大同再被攻淊,齐胜做为守城之人,只有以死谢罪才能保住全家的人的性命。这样当朝又少了一员大将,九边的防守将会减弱,就更没有办法拦载鞍子的进犯了。
    五军都督府调兵遣将了,却依照原来的计划,让李长青东上,增援京城。
    李长青只骂娘。
    西山大在营是干什么的?虎骥营又是干什么的?
    但军令难违,他还是带兵赶往京城。只是在他走的时候,和太原总兵金海涛促膝长谈了一次,让他无论如何也要保住齐胜:“我们现在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九边守不住,百姓就只能到处流窜了。”
    金海涛苦笑。
    他就是想打仗,也得有人才是。
    这些年来,军饷都没有,很多军户都偷偷地跑了,留下来的,都是些没本事出去谋生的,这样的人打仗的时候哪里能指望的上?
    但李长青说的话有道理,他就是拼尽了全力,也要保住大同城。
    “我会想办法!”金海涛向李长青保证。
    还好榆林关那边由李谦接手,不然隔着个邵瑞,他还真不放心把背后交给绍瑞,然后一心一意地去帮齐胜。
    金海涛把金宵派去了榆林总兵府。
    “宗权刚接手。”他道,“你却很熟悉。事关紧急,你也别和他计较什么军权名声,先帮宗权在榆林站稳了脚跟再说。宗权大气,不会亏待你的。”
    “我知道!”金宵肃然地道,“我们保住了西边,京城才更安全。”
    金海涛拍了拍长子的肩膀。
    李谦对金宵的到来自然是万分的欢迎,还没有给他接风就径直把他丢给了卫属,让卫属带着他熟悉情况,顺带着管理榆林总兵府的政务。
    金宵嗷嗷直叫。
    李谦看也没多看他一眼。
    他担心京城的形势。
    李谦是在京城呆过一段时间的,知道所谓的京卫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大多数人都是权贵或是功勋的后代,连剑要开锋都不知道。
    此时的榆林关对他而言已不是成功的果实,而是一个甩都没办法甩掉的包袱了。
    他被困在了这里。
    京里虽然有姜镇元,可姜镇元这些年来一直在朝堂上和那些大臣阁老们周旋,多年没有亲自率军打仗了,到底能不能行,谁也说不清楚。
    而姜镇元恰恰是姜宪的伯父。
    若是姜镇元出了事,姜宪她……还有太皇太后……
    他想都不敢往下想!
    李谦给八百里加急,给曹宣写了一封信去,让他想办法保住太皇太后,实在不行,就带着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往山西去,求助于李长青。
    曹宣接到来信不由得苦笑。
    他和李谦一样,不看好所谓的京卫。他把信给白愫带进宫去呈给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自己则去了万寿山告知曹太后。
    曹太后对曹宣的话很是怀疑,但她有胆大的一面也有谨慎的一面,让人把已经快要三岁的赵玺抱到了自己屋里和自己同出同进,然后开始收拾细软,挑选忠心内侍和宫女,随时准备往山西去。
    而姜宪在听到马向远和杨文英战死的消息之后愣愣地在那里坐了良久。
    因为她的缘故,这世发生了太多的改变。
    她就像一阵飏风,刮乱了一世,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接下来风会往哪个方向吹,让她莫名的惧怕又莫名的兴奋。
    至少马向远和杨文英都死得其所。
    姜宪突然落下泪来。
    情客等人吓了一大跳,哗啦啦人都跪了下来,诚惶诚恐地喊着“郡主”。
    “没事,没事!”姜宪擦了擦眼角,问情客,“大人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说是金大人赶去了榆林。”匆匆赶过来的刘冬月小心翼翼地道,把刚刚收到的便条递给了姜宪,“让郡主不要担心西北的事。”他说着,顿了顿,又道,“大人有点担心老爷,怕老爷还像从前那样干什么都冲在前面……京城的情况十分的复杂,有时候打了胜仗未必就能得到嘉奖。”
    这种事姜宪经历过。
    她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担心起赵翌来。
    姜宪让人写了封信给赵翌,委婉地劝他,若是京中不安全,不防去山西,有大同总兵府、太原总兵府还有山东总兵府,看着比在京城安全多了。
    可能是战事让赵翌焦头烂耳,他没有给姜宪回信。
    姜宪给姜镇元写了一封信,请姜镇元让房夫人陪着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等人到天津卫暂避。
    京城就算是被围,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破城的。
    庆格尔泰没有时间和精力为了太皇太后打到天津卫去。

☆、第六百九十章 猜到

    信送过去了七、八天,镇国公府那边也给没给她回个信。
    这几乎是从来不曾有过的情景。
    难道镇国公府出了什么事?
    或者是现在战事非常的恶劣,她伯父根本就顾不上这些?
    姜宪在心里琢磨着,越想就越觉得心中不安。
    她正寻思着要不要派刘冬月带着她的亲笔信进京一趟,毕竟有些事面对面的说和随便让人带封信去是不一样的。可她还没有动笔,京城那边就传来消息,说是京城被围了,辽王知道后勃然大怒,带了八万人马进关勤王。
    来报信的刘冬月满脸的兴奋,欢快地道:“京城也不是那么好攻打的。如今辽王进京勤王,到时候从后面包抄,京卫的人再在城里呼应,也应该让那些鞑子知道知道我朝将士的厉害了!郡主这下可以放心吧?老祖宗她们不会有事的……”他说着,无意间抬头,却看见姜宪冷着一张脸,仿佛暴风雨马上就要来袭般的阴沉。
    他吓了一大跳,忙收音垂手立在了一旁。
    姜宪像在想什么事似的,手指轻轻地摩挲着茶盅上的图案,肃然道:“你可知道辽王的人马到了哪里?”
    “说是到了密云。”刘冬月谨慎地道,“不过,也有人说他还在辽东——那密云卫的都指挥使不是辽王的岳丈吗?有人说打前排的都是密云卫的人而已。”
    姜宪的神色更不好看了。
    刘冬月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有些不安地抬头望了姜宪一眼,忙道:“郡主,要不我再去趟巡抚衙门?”
    姜宪就算是郡主,也不过是个尊荣罢了,李谦的书信又时断时续,要得到第一手消息,最好是问陕西巡抚夏哲。她之前还怕夏哲不给她这个面子,谁知道刘冬月去问他这些事的时候,他还挺高兴的,专程把他的一个幕僚叫了过来和他认识,并要他把刘冬月当自己人看待,有事也别瞒着他。
    刘冬月领了夏哲的好意,这才能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
    姜宪听了他的话轻轻地摇了摇头,低头望着手中的茶盅半晌都没有说话。
    刘冬月不安起来。
    他喃喃地道:“郡主,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刘冬月跟着姜宪的这几年,对姜宪有种盲目的信任和服从,觉得只要是姜宪反对的都是不好的,只要姜宪赞同的都是好的。
    他悄悄地搓着手指。
    姜宪抬起头来,低声道:“这天下这么多的王爷、侯爷、总兵、都指挥使,谁不知道京城被围了,怎么就只有辽王进京勤王呢?”
    原来是为着这件事。
    刘冬月松了口气,心笑着安慰着姜宪:“辽王和其他人不一样嘛!他和皇上毕竟是亲兄弟,和皇上的关系最近亲,在皇上面前也比别人更体面一些……”话说到这里,他突然瞪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姜宪,嘴角哆嗦。
    辽王的确是是皇上的亲兄弟,也的确和皇上的血缘最近,可辽王和皇上却不是一母同胞,前年间,那辽王还和皇上争夺过大宝,现如今,曹太后也时时刻刻地防着辽王。
    各地的藩王、总兵无旨是不能进京的。
    皇上什么都没有说,其他的手握重兵的将军在驻地没有一个人敢动弹,辽王却眼巴巴地赶着去勤王了。还带了八万人马。
    藩王中最多不过两千卫兵。
    这八万人马是从哪里来的?
    京城被围,天下人的眼睛都盯着,辽王什么时候从辽东出发的,什么时候到了的密云,却谁也不知道……
    刘冬月结巴道:“不,不会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姜宪肃穆地道。
    她都能重生了,辽王为什么就不能造反?
    何况曹太后杀了他所有的同胞弟弟!
    念头一闪而过,姜宪腾地站了起来:“不好!”
    如果她是辽王,好不容易等来了这个机会,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她会先杀了曹太后!
    自赵翌亲政以来,朝政被他弄得一团糟,曹太后不仅和辽王有仇,曹太后还比赵翌有能力多了,而且占着皇太后这个名份,就算辽王杀了赵翌,曹太后不承认辽王,赵翌又有庶长子赵玺,辽王就不是正统,不可能得到朝中大臣和功勋世家的承认,除非辽王一路打过去。
    可辽王那些年被曹太后捏在手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这两年赵翌亲政之后虽然好了些,但时间太短,根本不足以让他发动一场大战。
    他只有先杀了曹太后和赵玺,谎称曹太后和赵玺死战乱,再以勤王的名义进京,杀了赵翌,在赵家没有比他和先帝血缘更近的子嗣的情况下,才可能登基。
    这样一来,姜家就变得很尴尬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姜宪曾经拥立赵翌,就算此时主动向辽王投诚,辽王也未必会接受。但让镇国公府避开一时的风头,交出手中京卫的指挥权,闭门谢客,镇国公府就成了没有獠牙的老虎,岂不是任人宰割?
    还有曹太后和赵玺。
    李家是曹太后的人,就这样看着辽王杀了曹太后而沉默不语的话,岂不是忘恩负义?
    不能让辽王登基。
    得想办法救赵翌。
    想到这里,姜宪苦笑。
    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前世,她亲手杀了赵翌,今生,她却要想办法保住赵翌的命。
    难道这就是世道轮回?
    前世的帐今生还?
    姜宪此时反而不担心太皇太后了。
    他要称帝,就不能在孝道上有所亏损,他杀了谁也不可能去惊扰太皇太后。
    曹宣却危险了!
    还有白愫!
    她不能让他们死!
    姜宪觉得头痛。
    怎么样才能阻止辽王呢?
    她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心急如焚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辽王怎么这么快?
    打得她措手不及……
    姜宪倒吸了一口冷气。
    辽王怎么可能这么快……除非,他早就知道宣府会破……他早就知道京城会被围攻……除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