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南枝-第3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宪倒吸了一口冷气。
    辽王怎么可能这么快……除非,他早就知道宣府会破……他早就知道京城会被围攻……除非,他和鞑子的可汗庆格尔泰合谋,狼狈为奸!
    辽王,为了王位,引了外族人进关。
    杀害自己的族人!
    攻击自己的城池!
    “混蛋!”姜宪愤然地骂道,气得脸都胀得通红。
    “刘冬月,”她突然大声道,“知道老爷现在驻扎在哪里?”
    “在怀县。”刘冬月打了个颤,忙道,“老爷还没有来得及赶到宣府城就破了,只好驻扎在怀县,也好随时勤王。”

☆、第六百九十一章 赶往

    姜宪此刻无比感谢李长青的野心。
    如果不是想争个救驾之功,他又何必停在怀县?
    她道:“你去安排一下,我要立刻赶到怀县去。还要写封信给大人。”
    姜宪此时还没有什么好点子来阻止辽王,更没有什么好办法救曹宣和白愫,但她决定写一封信给李谦,让他小心辽王和庆格尔泰。之后她赶往怀县,看能不能利用李长青的人和被困在京城的姜镇元联系上,保住曹宣和白愫的性命。若是曹宣和白愫没办法离开京城,就想办法去宫里,呆在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的身边,求两位老人家庇护。万一辽王不放过曹宣,白愫和曹宣还没有孩子,以太皇太后和太皇太妃的能力,好歹也能保住白愫。
    她站在窗楼前,看着忙忙碌碌收拾着箱笼的丫鬟小厮,心情无比的沉重。
    姜宪想起曹宣站在桃树下,桃花纷飞地落在他身上的情景;想起曹太后去世,他从云端突然落入泥沼,被赵翌羞辱时隐忍的神情;她想起她抱着赵玺垂目坐在金銮殿上,他和反对她的群臣唇枪舌剑时的情景……一幕幕,一帧帧,分不清前世今生,让她想想就觉得痛彻心肺。
    不过两个时辰,东西就全都收拾好了。
    刘冬月沉默地走了进来,微微低头地站在了姜宪的面前,迟疑道:“郡主,您可以让我去送信。现在宣府那边乱得很,您,您要不等听大人怎么说了再去也不迟。飞鸽传信很快的,最多三天功夫就有了音讯。”
    姜宪没有理会,冷峻地道:“通知老爷了吗?”
    “通知了!”刘冬月忙道,“都司的八百里加急送了一封信去,放了两只鸽子出去,还派了个护院带了您的亲笔信过去。”
    她是去救人的,不是去送命的,更不是贸贸然去给李长青添麻烦的,自然要提前通知李长青,让他派人来接她。
    姜宪点了点头,道:“我们走!”
    刘冬月不敢再多说什么,快步上前帮姜宪撩了帘子,高声吩咐小厮快去前面把马车准备好。
    李冬至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远远地就道:“嫂嫂,我陪您一块儿去。”
    “不用!”姜宪斩钉截铁地道,“你留在家里看家,我过几天就回来了。”
    李冬至听着就焦急地拉了她的衣袖,道:“嫂嫂,若是哥哥知道我没有拦着嫂嫂,肯定会责怪我的。您要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您带着我吧!”
    “你在家里看家。”姜宪不容置喙地道,“好好地绣你的嫁妆,我回来之后是要查看的。”
    李冬至不敢坚持,泪眼汪汪地望着姜宪,嘴里嘟哝着“嫂嫂您一定要回来”,把姜宪送上了马车。
    马车很快就出了城门,往东边去。
    夏哲得了信困惑地皱起了眉头,问身边的师爷:“嘉南郡主这又要干什么呢?京城里可乱起来了。辽王没有奉旨,却进京勤王了。”
    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师爷翘着几根老鼠胡子沉吟道:“莫不是觉得自己可以力挽狂澜?”
    夏哲不屑地哼了一声,讽刺道:“说不定她还真这么想呢!女人家嘛,头发长见识短,又被惯坏了,是有点不知道天高地厚的。”
    那师爷就殷勤地笑道:“大人,您看这京里的形势?”
    “先看看。”夏哲升擢的时候,辽王已经就藩了,他并没有哪里得罪过辽王,他不怕。
    在太原的胡以良心里却很惶恐。
    皇上是有庶长子的,如果辽王肖想皇位,他们这些人肯定是要站队的,他到底站在哪一边呢?
    或者是,跟着谁走?
    胡以良把身边服侍的仆人都赶到了一间厢房里关了起来,和给他做随从的自家侄儿清点着历年积蓄,头痛着把这些东西都藏在那里好。
    随着马车急行的姜宪则如坐针毡。
    她一面派人打听着京里的形势,一面观察驿道上着四周的难民,怕遇到土匪。
    好在是他们刚刚走出陕西,来接他们的人就到了。
    领头的是李长青的最贴己长随的纳福。
    他望着马车帘子后面姜宪露出来的小半张脸,吓得直接从马背上滚了下来,跌跌撞撞地跑到了马车前,结结巴巴地着:“郡主,老,老爷都安排好了,您,您怎么赶过来了?这要是路上有个三长两短的,老爷,老爷和大少爷岂不要后悔死了……”
    纳福很想说姜宪太任性了,可他不敢说,只能惶恐地站在那里。
    姜宪听着他的话却是心中一动,下了马车,直接招了纳福到路边的大柳树下说话:“你说老爷都安排好了是什么意思?”
    纳福来之前已得了李长青的吩咐。
    他看了看周围,确保护两人身边的人不可能听到俩人所说的话,这才道:“老爷说,辽王来得蹊跷,说不定会去万寿山。怕万寿山上那两位有事,李家会被彻底的清算,所以早就派了人过去,看能不能把人藏到哪里,等京中的形势明朗一些了再说。老爷还说,这种事谁也不愿意掺合进去,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若是辽王真的动了手,只要万寿山的两位没有什么事,李家就没事。”
    姜宪道:“这是谁的主意?”
    纳福道:“是老爷决定的。”
    没想到李长青还有这样的见识。
    姜宪松了口气,对救出曹宣和白愫更有信心了。
    他们连夜赶路,终于赶在十月初一之前到了怀县。
    至于她生辰,也就只是在驿站吃了碗寿面。
    李长青亲自在城门外迎接姜宪,并且摒弃了身份在他临时征用的衙门偏厅坐下,直言道:“郡主是在担心太皇太后吗?我前两天已经和镇国公联系上了,他说如今城门还没有破,家中诸人都平安无事。还告诉我,让我们不要轻举妄动,辽王这次来得太突然,密云卫那边也很异常,辽王十之*和庆格尔泰勾结在了一起。镇国公正想办法收集辽王通敌卖国的证据……”
    只是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有个小厮神色紧张地跑了进来,哭丧着脸道:“大人,京城破了城!”
    “你说什么?”李长青和姜宪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面沉如水地朝那个小厮惊呼道。
    小厮当场就吓瘫在了地上。
    李长青也不管他,高声叫了人进来,立刻去京城打听。

☆、第六百九十二章 杀劫

    如果这样,那赵翌危险了!
    “什么?!”姜宪和李长青齐齐惊呼,姜宪一下子软在了太师椅上,李长青地腾地一起站了起来。
    “京城什么时候破的城?”李长肯声音急促,“是被庆格尔泰破的吗?密云卫呢?辽王呢?镇国公呢?”
    那小厮是当随从训练的,平日里跟着纳福当差,所接触的也是总兵府的事。闻言立刻毫不含糊地道:“是昨天酉时破的城,庆格尔泰亲自带队,密云卫的人虽的说是勤王,却一直守在朝阳门外。据说镇国公指挥的京卫死伤惨重。京城守不住了,就和禁卫军全都退到了紫禁城内。”说到这里,那小厮语气微顿,迟疑道,“据说之前镇国公劝皇上出城西行,可皇上不愿意,后来城就破了。”
    前世并没有这样情景!
    姜宪的脸色前所未有的苍白。
    姜镇元最终还是护着李翌避祸紫禁城。
    这比她之前想的还要糟糕。
    辽王分明是冲着王府去的,姜镇元此举等于是把镇国公府和赵翌绑在了一起。辽王进宫,姜镇元要么顽抗到底,失势后被辽王满门抄斩。要么放辽王进宫,背叛赵翌,镇国公府百年声誉不再,姜镇元也将成为历史上的逆臣。
    她该怎么办?
    亏她之前还想不声不响地救了曹宣和白愫。
    在这战争面前,只有绝对的力量,没有任何的侥幸。
    姜宪的眼眶微湿。
    她却忍着没有让眼泪落下来。
    哭从来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越是这个时候,她越要坚强,越发保持冷静的头脑,清醒的思路。
    她努力地破着这个局。
    就算是辽王和庆格尔泰勾结,这个时候辽王也不敢和庆格尔泰在有瓜葛,恰恰相反,辽王为了得到朝臣们的支持,会很快“打败”庆格尔泰,既然要做戏,就得和庆格尔泰打上几天,等到庆格尔泰被赶走了,辽王才能按下处理其他的事。
    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两、三天的功夫。
    李谦那边指望不上,能用的就们有李长青了。
    姜宪咬了咬牙,对李长青道:“公公。现在能保住我们家的只有曹太后了。您之前不是说已经派人去保护曹太后了吗?能不能办法联系上那个部属,让他无论如何也要保持好曹太后,哪怕是想办法躲在哪里。我们这边也要立刻赶往万寿山。只要曹太后活着,辽王就不可能登基,只要辽王不登基,我们就还有几年光景早做准备。万一曹太后不在了,就得想办法把赵玺抓在手里,他是皇上的长子,他才是正统。”说到这里,她想了想,又道,“我这就仿着皇上写一份遗诏。”
    李长青惊讶的茶盅都落在了地上。
    “你,你怎么能冒充……”他眼睛铜铃般地瞪着姜宪。
    姜宪不以为然地道:“我从小就看惯了各式的圣旨,包括孝宗皇帝上的遗诏,皇上又和我师从一人,他从前还代我写过功课,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给皇上写过功课,就连熊师傅、左师傅都没瞧出来。皇上又没有特别亲密的人,我与个遗诏保管他们都看不出。”
    这不是重点好不好?
    李长青是想问,他不过是想蹭点军功,有谁能告诉他事情怎么突然急转直下,就变成了谋逆了呢?
    他额头冒出大颗的汗来。
    姜宪不由抿了抿嘴,说话的话气却淡淡的,透着股不以为然,道:“联姻就是这点不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长青听出来了,姜宪这是在不屑他联姻的时候只想到怎样得到姜家的帮忙,如今可能被姜家牵连,却害怕起来。
    他的确是被吓到了。
    可他不是被姜家的骤变吓到了,而是被姜宪冷静缜密给吓到了。
    她不过是个养在深闺的女子,还不到二十岁,出了这样的事,慌张过后,恐惧过后,却能立刻就镇定下来,没有抱怨,没有哭泣,理智地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怎样应付目前的险境,怎样让家族的利益最大……寻常的男子,也没有这份魄力啊!
    李长青隐隐有些兴奋,还有点不安。
    他们家,可真是捡到宝了。
    有了这样的媳妇坐镇,何愁家业不兴?
    可是不安从何而起,他没有功夫多想,只是觉得应该好好地和儿媳说话,不能让儿媳妇误会他,引起家中的不和。
    “我是没有想到郡主心中另有沟壑。”他解释道,语气中有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急切,“既然是姻亲了,自然要互相守望。不然联姻做什么?锦上添花的事谁不会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