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医夫人-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斗医会”上,陆如雪见到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心中多少有所触动。
  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所学的医术,对于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来说,无法立刻便可助他们脱贫。
  而自己的绣技,就算她不在乎抛头露面,去当绣娘教那些村妇、女儿家女工、女红。父母亲,也是绝不会同意的。
  可若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任由那些老百姓三年后,仍过着衣不避体食不裹腹的日子,她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便勉强想出一个主意,兑了银子后,命陆峰带人保护四采,走村进乡,借云氏之名,趁着秋收前,去教那些村妇、女儿家女红。教男丁们辩识一些简单的草药,由她的医馆进行散药材的收购。
  有了这些,一是让望平县的百姓,无论男女,都能多一项来钱之路。二是考虑到绣技,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练习。再者是为母亲搏一贤名。
  果然陆峰他们才一进村,事情便如长了翅膀般,传得乡邻尽知。更有甚者,特意远道而来,向四采求学请教。
  一时间云氏的名声无两,甚至超过了知县陆承耀。
  穆玄阳收到陆如雪的来信时,已是一个月后。燕王依旨离京回封地,正巧今晨起程。
  送走了父母,他这才回府给陆如雪写信。昨儿他已上书请旨,请皇上允他在京中迎娶,却想回北平王府再欲行礼。
  皇上原还有些犹豫,毕竟四子留京时日,是动作频频。后来见燕王肯依旨而去,又觉得愧对了这个儿子,便答应了孙子所请。
  所以成亲迎娶当日,陆如雪便要起程离京,一路往北平府。穆玄阳正是为此事,打算去信给陆如雪。
  不过也是赌一时之气,来了个先斩后奏。这是还在恼陆如雪,遇事不先与自己商量,便私办了那个什么“斗医会”,甚至乔装异容,亲自与会。
  这男人较起真儿来,比女儿的心眼还小。好在陆如雪几番行事,顶的都是父母、兄长的名头,自己并没有出面。不然穆玄阳只怕早就忍不住,快马直奔望平,好好教训那个不听话的小女子一顿。
  剑峰发觉少主近来,时常会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这会儿读着陆小姐的来信,更是苦笑不已。
  “三少爷,可是望平那边又出了什么事?”
  “嗯!”应了剑锋一声,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剑锋话,“好好的大家闺秀不作,偏要与人斗什么医术?怎么就不能如寻常闺阁女子,在内宅里安稳渡日,偏要闹得鸡犬不宁的才肯甘心。”
  “这下倒好,又将自己身边的奴才,都给派了出去。…”
  听着少主甜蜜的抱怨,剑锋进退不得,只得开口,“三少爷欣赏陆小姐,倾心爱慕,不正是因陆小姐行事,与寻常女子不同吗?”
  “若是少了这些,只怕三少爷连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又何来的这命定之缘。”
  穆玄阳又何尝不知,可以前两人关系未明时,陆如雪做了什么,他也会觉得新鲜好奇。
  可自从明白了自己的心,他是无时无刻的不为这个小女子的安危担心。且她做的事,总是不按常理出牌,这般行事,不知又要得罪多少人。

  ☆、第三百零九章 起程回京

  穆玄阳读着陆如雪的来信,满心感慨。一想着之前收到剑穗暗中传信,知“斗医会”上,竟然出现了“痨瘵”病患。惊得他出了一身冷汗,后怕不已,要知那可是不治之症。
  每思及此,他这心里就跟火燎了一般的难受。第一时间便下令剑锋,派人将这三人暗中抹杀。
  还是剑锋接令后细查得知,这三位大夫,其中一人出身医药世家。其府中女儿,不知走了谁的关系,进了王府,给燕王世子作了小妾。
  说服少主,暂时将事情压了下来。可此事也给穆玄阳提了个醒。兄长人虽不在北平,却仍能暗中行事。
  这是怕他未来岳丈名声过盛,累官越升,竟然不惜伤人夺命,暗中出此下策。
  不过这些事,
  他去信时,却是只字未提,只暗中吩咐剑穗,时刻跟在陆小姐身边,以测万全。
  藩王离京后,皇太孙跟皇上临朝听政,京师倒也太平了很长一段时日。至于各藩王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便只有他们自己才知。
  而被人“去势”的秦王之子穆玄烈,早没了在京为质的价值,而是随秦王离京回了封地。为免皇上起疑,秦王只得将长子,秦王世子留在京中。
  这些事,陆如雪从邸报和家书中,大致可以分析而得。不过天高皇帝远的,她就是有心,也帮不上忙。
  而自从女儿借了云氏的名声,在外推行善举,便常有客登门。云氏只得将府事交由女儿打理,自己专心应付这些客人。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眼见已是秋收时分。
  四采已不再辗转于各乡村之间,而是留在府中,帮着小姐料理府事。而陆如雪推行之事,已初具规模。两个月的时间,田间地头,便多了很多欢歌笑语。
  而得了实惠的百姓,生病了不仅可以免费看诊,荷包里也有了余钱,虽尚不够一家温饱,但至少日子眼见是越过越好,心中多了希望,也有了盼头。
  望平县的百姓,感恩于陆知县仁政,自发的在城外十五里处,兴建了一座木亭,取名“青天亭”。
  新科状元陆承耀,上任不足一年,便在百姓心中竖起威信。这是连执掌县城危安的广宁卫指挥史,都不曾料想到的。
  常大人想着,只要他掌控着一城缉捕,便掌握着一县人的生死,百姓自然会怕他。且他这么多年,也是如此做的。
  可陆承耀来了不足一年,小恩小惠的便将一城的百姓,全都给收买了。就连之前“斗医会”上,强攒下的名声,也早就无人再提起。
  如今百姓最为津津乐道的,都是知县的仁政,知县夫人的贤德。就连常太夫人都不由感叹,云氏的手段。
  常夫人却是一脸的不屑,内宅妇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主持府事,云氏这般虽不曾露面,可行事过于外露,为高门勋府所不容。
  典型的吃不着葡萄还嫌酸。京中很快也收到了消息,在陆承祖兄弟和穆玄阳的有意宣扬之下,
  事情很快便传进了皇上的耳中。
  秋收后,命留在京中的秦王世子为巡抚,借“巡行天下,抚军安民”为由,巡视广宁卫和北平府。
  实则是仍对离京的燕王不放心,派了素与燕王不睦的秦王世子,带着皇上的亲军卫,去燕王的封地进行暗查。
  穆玄阳没想到皇上会借题发挥,他一心想助岳丈一臂之力,却不想反而牵连了父亲。只得命剑鞘连夜出京,骑着大宛名马,带口信回北平,请父亲早做安排。
  并给陆如雪去了一封信,提醒她小心。可陆如雪接信时,已近起程回京之日,她原是想等第一场雪降时分,再起程的。
  父亲自秋起,不过子时不得休息。一日三餐的没个定时,身上刚因进补,而长起来的一点儿肉,这才不过十天,又消了下去。
  如今又听闻此事,便有些犹豫,想要延迟起程的日子。
  还是陆承耀挂念京中父母,不忍见儿女为他的事忧心,便坚持让他们依着原定的日子起程。
  陆如雪也不忍父亲担忧,只得依言听从。可却将手里剩的二千两银子,全都留给了父母。
  好在她折腾了这几个月,虽未赚到什么银子,可却也没赔钱。不然又得拿自己的私房贴补。
  陆承耀知女儿心思,想着自己临行前,给了母亲一万两,为女儿置办嫁妆。云氏又将自己的嫁妆一分而二,留了一半给女儿,少说也有五千多两,便收了女儿这二千两,也算是全了女儿的孝道。
  陆如雪从不知,父亲会有那么多的私产。在她印象中,父亲喜读书、善为官,可却不善商道不通经营。
  也亏得当初老太爷,留了得力的掌柜账房给陆承耀,不然他也不会置下这些产业。
  一路有燕王府的侍卫,陆承耀又雇了镖师随护,路途虽远,倒也不甚担心。
  陆如雪原是想将陆峰留下,给父亲帮忙,她也可以从陆峰那里,打听父亲的消息。
  可陆承耀却坚持,让陆峰随女儿回京,来年春娶了采月后,脱了奴籍再以陪嫁的身份,随女儿出嫁。
  陆如雪劝不得,便只得请剑穗帮着想办法。好在望平有燕王府的暗卫,之前“斗医会”的时候,便借了这些人相助。
  事后,陆如雪每人赏了一百两银子。不过是给未来的三少夫人传递个消息,又不损及燕王府的利益,这些人也乐得做这个人情。
  陆如雪这才安心,随兄长一路回京而去。
  陆承耀夫妇直将儿女送出十五里,这才依依不舍的道别。
  “夫人,切莫哭伤了身子。”明年女儿出嫁,陆承耀原是劝着云氏也随着回京送嫁。可云氏担心他,不忍夫君一人在这苦寒之地辛苦。又舍不得女儿,进退为难之际,还是陆如雪劝了几句,云氏这才坚持留了下来。
  出嫁之日,没有父母的祝福,说真心的,陆如雪还是有些遗憾。可入乡随俗,这古代比不得现代,交通便利日行数千里,她也只能学着忍耐。
  且她一向孝顺,见不得父亲无人照顾。所以出嫁虽无父母相送,可有祖父母在,她虽紧张,可却不惧怕。

  ☆、第三百一十章 回京路漫

  菊月末,再有三日,便是阳月初一“寒衣节”。云氏早一个月,便已查了“历日”。菊月里只这一天,宜祭礼、祈福、远行、求嗣。
  陆承耀夫妻,晨初时分,便乘着马车,送儿女出城回京。
  行至望平县,城外十五里处。正是百姓为感念陆知县大恩,而兴建的“青天亭”。
  陆如雪由着采月扶着下车,与父母亲道别,“父亲!母亲!”陆如雪不知为何,只感觉眼睛发酸,喉间似有一物横梗于中间,满肚子的话,却说不出口。
  眼泪夺眶而出,又不忍父母看了伤心,便强忍离别伤痛,只低头不语。
  “父亲的好女儿,来,快起来,地上凉。”陆承耀亲手将女儿扶了起来,
  拍了拍她的肩,“父亲和母亲不能去为你送嫁,你要听祖父和祖母的话。…。让崇宇背你出门上轿。…。”
  女儿语不成声,陆承耀又何尝不是。按礼,女儿应该在望平出嫁。可为彰显女儿的身份,进了燕王府,不会让人看轻了去。只得依了太夫人的意思,允了女儿从京中太傅府出嫁。
  那是他疼宠了十五年的宝贝女儿,可到了女儿出嫁时,他却偏偏不能亲自送女儿上轿。强忍着泪,这才没在儿女面前失态。
  云氏在儿女面前,本就很少控制情绪,这会儿见女儿强忍伤心,竟哭倒在了春露的身上。
  陆如雪朝着父亲点了点头,这才拉起母亲的手劝慰,“女儿嫁去北平,倒离的母亲近了。母亲若是想女儿了,便来北平走走。”
  新嫁妇未经婆母允许,是不能私回娘家的。云氏却可以来北平看望她。所以比起父亲居官在位不能擅离来,远离婆母在旁的云氏,反而更为自由些。
  身为儿女,见母亲如此伤心不舍,陆如雪也想多安慰几句。可眼下她自己也是伤的千疮百孔,需要别人来为她疗伤。所以话说的无力,并没起太大的作用。
  云氏听着,反而哭的更是伤心。陆崇宇也强忍着心里的不适,上前来安慰母亲,可云氏仍止不住泪。
  最后还是陆承耀看着时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