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一喜一悲
先是惠妃有孕,再是德嫔有喜,就连几年不见动静的皇后,也诊出了两个月的喜脉。
刚登基称帝的穆玄阳,心中大喜过望。可又怕妻子吃味,不免宽解了两句。
“好,既然如雪觉得,生两个还不够,那就再替为夫多添两个孩儿可好?”
这话很是歧义,穆玄阳就是想借此来告诉妻子,在他眼中,只认妻子生的孩儿,才是自己的骨肉。
“这可由不得皇上任性。”明知皇上这话,只不过是在安慰她,可陆如雪听着,心里仍很高兴。
爱上了一个男人的女人是傻子,肯为一个男人生儿育女的女人,更是傻的没救了。
因为有了皇上的旨意,所以自次日起,免了各宫晨初来中宫请安,可为了彰显皇后的地位,命六宫妃嫔,晚膳前再来给皇后请安。
陆如雪次日一早,仍坚持着去给太后请安。即有皇命在前,太后只得再三叮嘱,免了皇后晨起的请安,陆如雪这才领旨谢恩。
皇后和惠妃、德嫔同时被诊出喜脉的消息,很快传出了内宫。前朝百官,上书恭贺,更有传皇上是得天承运,此乃大吉之兆。
魏国公府和户部尚书府大喜,徐大夫人和赵夫人请旨进宫,看望侄女和女儿。可最该请旨的太傅府,却是迟迟不见有人请旨。
府中虽也一片欢喜,可陆承祖三兄弟,却是满面的悲愁。十日前,陆老太爷突然重病不起。老太爷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不愿孙女听了伤心,所以府中一直都瞒着皇后。
二老爷陆承宗请旨后,也于昨日从太原赶了回来,三兄弟都守在老太爷的床前,也算是送老太爷最后一程。
四个孙儿,二老爷的孩儿年纪还小,陆崇文身为长孙,领着陆崇武和两个堂弟,也是每日都守在祖父的床前。
三位孙媳,领着孩子,也时刻的守在床边。
直到内宫传出皇后有喜的消息,老太爷一反重病之势,反而坐起了身,甚至由着孙儿喂着,吃了满满的一碗粥。
只是一屋子的人,不见一丝喜色,反而眼眶泛红,陆崇宇更是哭的伤心。
陆老太爷自己心里也明白,这是回光返照,拍了拍长孙的手,又看一眼三个儿子、孙子和曾孙。
“皇后有喜,这是何等的喜事,你们也别哭丧着一张脸。三儿媳的身子不好,明天让大儿媳请旨进宫,去给皇后道喜。”
唐氏刚去看过云氏,进门就听见老太爷的吩咐,红着双眼点头。
“皇后原就身体不好,又为孝慈高皇后守陵多年,封后之后,更是成日里吃斋念佛的替文帝守孝,为父的事,便先瞒着皇后吧。”
早朝时,陆承祖向秦院使打听过,皇后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且胎象不稳,此时最是受不得刺激。
他也是这个意思,可若父亲真的病逝,只怕想瞒是瞒不住的。
陆老太爷又说了不少的话,直到精神不继,这才歇下。次日一早,还没等陆大夫人唐氏请旨进宫,陆老太爷却已先一步驾鹤仙去。
也许是想着能与老妻相会于九泉之下,陆老太爷走时满脸的平和,很是安祥。
陆承祖三兄弟,只得请旨丁忧。皇上知陆老太爷西归,更加担心皇后得了消息,会有什么意外。
可若是不说,又怕皇后从别处听到什么风声,反而更添心伤欲绝。早朝后,放下手中朝事,竟是一早就来陪着皇后。
其实,祖父的事,陆如雪早已心中有数。她奉旨进宫后,也曾回过一次太傅府,为祖父和母亲把过脉。
今日皇上一下了早朝,就来了坤宁宫,怀孕后的陆如雪,本就比平时敏感,皇上虽没有提起,她仍猜出了一些端倪。
穆玄阳这才敢将消息透给了妻子,陆如雪听后,扑在穆玄阳的怀中,大哭了一场。
穆玄阳忙叫了罗成去请了秦院使过来,又好言劝着妻子。
“如雪,祖父若知你如此伤心,走的也不会心安。”轻拍着妻子的背,温言细语的劝着。
“祖母走的突然,我没能在床前尽孝。祖父离中京前,曾请旨去看过我,我虽早知,可,可真听了消息,心里仍是心疼难过。”
“玄阳,我想去为祖父守灵。”穆玄阳不想驳了妻子的心意,可为了龙子凤女,他不得不狠下心。
“你胎象不稳,别说太后不会应承,就是为夫也会担心。祖父和祖母最疼你,也必然不愿见你这般不爱惜身子。”
即便是这个时候,穆玄阳也不想用皇帝的身份,强迫妻子。
陆如雪知道她有些强人所难,可若是什么都不做,心里只会更难受。守灵不行,总要回府去奔丧。
在秦院使未确诊前,穆玄阳并未一口应承。秦院使来后,却说皇后原就胎像不稳,又受了刺激,别说出门离宫,若是还想保住这一胎,就只能卧床静养。
即嫁进了皇家,自然不能再由着陆如雪任性。太后得了消息,也赶来坤宁宫相劝。
陆如雪无法,为能赶上大殓,努力调养着自己的身子,直等到停灵满二十一日,这才由皇上陪着回了太傅府,送祖父最后一程。
祖母走时,她刚怀了庭儿,千里奔丧,险没流产。这会儿她又有孕在身,可祖父却不在了。
陆如雪第一次有了上天不公的想法,可更多的是怀疑起了自己当初的决定。
若是当初她不嫁穆玄阳为妻,祖母走时,她许还能守在身边。若当初她不支持穆玄阳去争太子位,也许她就不用进宫。
其实她没权力去怨天尤人,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跪在祖父的棂前,陆如雪眼中却没有了泪,只有自责。
皇上能来太傅府,给陆老太爷上香,朝官们都明白。陆承祖兄弟虽丁忧辞官,不日就将返乡。可只要皇后在一天,皇上对陆府,仍会多为依重。
陆如雪不知自己跪了多久,直到皇上亲自将她搀了起来,这才哭着回宫。
好在她这二十来天,休养的还不错,又过了头三个月的危险期,虽伤心悲痛,可总算是没有伤及腹中孩儿。
☆、第四百七十七章 祸不单行
陆老太爷的突然离世,为了腹中孩儿,陆如雪强忍心中悲痛,虚弱的身子总算没出什么大的问题。
可还没等陆府的人扶棂返乡,却又传来云氏重病,不治而丧。这下陆如雪再难承受,若不是穆玄阳下旨,一连传了三位太医,守在皇后的坤宁宫。
陆如雪这次足足躺了一个月,连母亲大殓出殡,都没能赶上。直等到五七之后,陆如雪这才勉强可以起身。
皇上每日下朝后,就在坤宁宫处理朝务,整里守在皇后的身边。时不时的温言开解。
皇太子更是一日三次的来陪母亲说话,陆如雪的心情这才慢慢得以缓解,可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仍在陆如雪的心中,留下了悔恨和遗憾。
这日晴好,满六个月后,陆如雪终得皇上允许,可以步出殿门,到宫后的“宫后苑”去散心。
今日早朝之后,皇上出宫去五军督府阅兵。陆如雪由皇太子陪着,去了“宫后苑”。
庭儿好奇的看着母亲微微隆起的小腹,想着当初自己也曾这样被母亲保护着,心中便感觉暖暖的。
“母后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
“庭儿喜欢弟弟,还是妹妹?”陆如雪抬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儿子这一年长的很快,都已经快赶上她了。
“都喜欢。若是弟弟,孩儿便将父皇赏的那把小弓,送给弟弟。若是妹妹,一定长的很像母后。”
想到以后会多个小妹妹,每天追着他喊着“太子哥哥!”庭儿难得露出了孩子般灿烂的笑容。
“母后倒想生个女儿。”皇家的无情,陆如雪已是深有体会。她不愿见文帝和建文帝的事,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母后不必担心,孩儿必会善待弟弟。”庭儿的敏感,令陆如雪心疼。
摸了摸儿子的脸,这才扶了儿子的手,没着东路过御景亭,暂时歇在了浮碧亭。
“是母后做的不够,所以让庭儿小小年纪,不但少了童真,甚至还要替母后担忧,早早担起了责任。”
“孩儿不苦,只愿母后安康。孩儿要像父皇一样,替母后撑天柱地,保护弟妹。”
“嗯,庭儿是个好孩子。”
“母后,外祖母走的很安祥。听外祖父和舅父说,外祖母走时,最放不下的就是母后。为了外祖母,母后也得好生保重身子,平安诞下麟儿。”
没有人敢在皇后面前提起陆三夫人,连皇上都不敢。太子也是看母亲今天心情不错,这才略有提起。
“母后怀你的时候,你曾外祖母为了保护陆府满门,而服毒自缢。这件事母后虽没提起,可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来早已知晓。”
庭儿长大后,常听母亲提起曾外祖母,所以虽未见过,可心中却很是敬佩这位曾外祖母。
“如今,你曾外祖父和外祖母离世,你外祖父和舅父已丁忧辞官返乡。答应母后,以后若你有能力,替母后善待陆府诸人。”
陆如雪是个大夫,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身子,现在的她全凭着一口气,不愿腹中的孩儿就这般随她离世,这才强撑而活。
“孩儿是母后的儿子,朝中虽有文武百宫,可孩儿明白,只有外祖父和舅父,才能成为孩儿的依靠。母后放心,孩儿必会护着陆府。”
得了儿子肯定的回答,陆如雪欣慰的点了点头。她已是有心无力,若是皇上在她走后,立了继后,陆府若想东山再起,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儿子了。
又让儿子陪着坐了一会儿,这才回坤宁宫休息。
陆老太爷和云氏走的时候,都没有给陆如雪留下什么书信。她们相信,有皇上在,必不会让皇后出事。
至于陆府的将来,就像皇后说的,只要有太子在一天,陆府便不会就此沉默。
陆府男人的房中,只有妻室没有妾,所以云氏离开后,原来伺候云氏的四个大丫鬟,只留了一人去伺候三老爷,其她的都被放出了府。
扶棂回乡后,因为陆老太爷早走了一个多月,所以不好再于怀远陆府停棂,返乡次日,便入土安葬。三日后,云氏的棺椁,也一并安葬于陆氏祖坟。
陆承耀先是父逝,后又丧妻,人一下子老了十岁。幸而有陆崇宇衣不解带的照顾,又想到了还在宫中的女儿,这才勉强打起了精神。
沈含烟即要照顾公公和丈夫,又要照顾儿女。去年初,沈氏又为陆崇宇生了一个女儿。
如今算上陆崇文与平氏的两个儿子,和陆崇武与徐氏的一子,陆恒诘这一代,已是三儿两女。比起陆崇宇这一代来,也算是人丁兴旺了。
回了怀远,连徐竺英的脸上,都不再有半分的笑容。
“咱们这一走,只留皇后一人在北京,我这心里总是有些不安。”今儿难得见陆崇武这么早就回院来,平日这个时辰,陆崇武多会陪着父亲。
“皇后心强志坚,必不会有事的。”堂妹连三叔母最后一面都没见,陆崇武又怎会不担心。可他现在人在孝期,根本不能进京。
“岳母那边儿,可有消息?”魏国公府当初送人进宫,如今又封了惠妃,与皇后同时有喜,要说陆崇武心中没有一点儿计较,又怎么可能。
可穆玄阳毕竟是皇上,不再是镇国将军,一品王侯。更不可能按陆府的规矩,一夫一妻只守着陆如雪一人。
所以就算失言,不再记得当初的那个承诺,陆府的人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