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就算失言,不再记得当初的那个承诺,陆府的人也不可能去兴师问罪,更不敢有人当着皇上的面儿提起。
徐竺英已是出嫁女,就算对娘家送人进宫,略有不满。可心里也明白,魏国公会这么做,也只是为求依靠,多个依仗罢了。
幸好皇上一直专宠于皇后,哪怕是惠妃有喜,也未见皇上多假以辞色。她这心里还能好过些。
见丈夫问起娘家来,徐竺英眼含歉然,小声随口应了一句,“也没说什么,母亲来信,只提到皇后心慈,善待后宫嫔妃。”
“竺英,你即嫁进了陆府,魏国公府的事,你也说不上话,没什么好自责的,家里也没人会怪你。”
☆、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涝北旱
皇后刚进宫时,徐竺英也曾陪着婆母请旨进宫,拜见过皇后。可那会儿皇后要守孝,没什么机会安慰她。两人的情份看上去,比在中京时,还是淡了几分。
为此,徐竺英难过了很久。今儿听丈夫相劝,止不住眼中泪水,可却不敢哭出声。
“你与皇后在府里时,就是手帕交。虽相处的时日不长,可也知依着皇后的性子,必然不会断了你们当初的情份。”
“以后咱们的孩儿,不论文成武就,只管多支持太子,也不枉为夫与皇后,兄妹一场,也不往你们一场金兰之交。”
这边陆崇武安慰着妻子,陆府另一处屋院内,沈含烟也正劝着陆崇宇。
昨儿刚接到了皇后的书信,陆崇宇心里记挂,又忙着照顾父亲,这几天有些精神不济。
“那日离京,太子能奉皇上旨意,来送祖父和三叔母最后一程。夫君也不需要再替皇后担心。”倒了杯茶给丈夫递到手边,这才坐了下来。
“有皇上和太子,这些事我倒不甚担心。只是皇后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必是病重。如今皇后又有孕在身,我怎能不急。”
“皇后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报喜不报忧,可越是这样,为夫这心里越是不安。”
明知急也没用,可自母亲病重而逝,陆崇宇更加担心起了妹妹。
“皇后的医术,连太医院的秦院使,都赞不绝口。祖父能撑足这大半年,靠的也是皇后的丹药,夫君不如写信劝着皇后想开些。”
“嗨,皇后若是肯听劝,当初也不会嫁给皇上。更不会去孝陵守陵三年。嗨!”陆崇宇端着茶,连连叹气不止。兄妹多年,他又怎会不了解这个妹妹。
祖父去逝时,皇后曾回来奔丧,兄妹两个也聊了几句。陆如雪告诉了兄长,她的离魂症已然痊愈。
其实陆崇宇宁肯妹妹不记得以前的事,这样进了宫,心里也能少些苦。
怀远陆府各房,各怀心事。陆如雪给家里去了信,心里也少了几分不安和牵挂。
盛夏后,一连数日,皇上只在入夜后,才会歇在坤宁宫,成日里在前朝忙的不见人影儿。
陆如雪问过中宫殿的总管太监白广,今夏雨水不断,黄河水患,以至开封府,四个州,数十县城被淹,沿河多处溃堤,两岸灾民,数以万计。
而北方数州,入夏后,却滴水未降。南涝北旱,皇上这些日子,都在与朝臣们商量,如何治河安民,放粮振灾。
若是旱情无法得到缓解,水患退去,灾民不能及时安置,不只于皇上新政有污,甚至会引得民怨天变,动摇国之根本。
水火无情,天灾之下,凡人何其渺小。陆如雪更担心,大灾后必有大疫。有心想替穆玄阳解忧,可又怕落得一个后宫干政的名声。
想来想去,派了白广去请了太子过来。将心中主意,与儿子仔细商量了一番。看着儿子拟了条陈,又拿回东宫,与师傅们商量后,这才写了奏折,承给了皇上。
“好!”看了儿子的奏折,皇上大喜过望,“太子能深体朕躬,心系万民,朕百年后,有太子继位,仍可保我大周万事基业。”
太子虽因此事,受皇上嘉许,可却未见一丝喜色,毕竟这主意并不是他想出来的。可他答应过母亲,不会将此事说与皇上知道,只得领赏谢恩。
皇上心里高兴,拿着儿子的奏折,来了坤宁宫,“如雪,你看,这是庭儿今天承上的奏折。”
“奏折里提到,趁着这次南北天灾,可以向朝官及各地富贾商绅募捐,先在各州治所,兴建惠民署。”
“看这里,庭儿还提到要在惠民署里,建医馆为穷苦受灾的百姓,免费看诊医治。”
“还有这里,提到惠民署,可以收容灾后的孤儿幼子,由惠民署提供他们食宿,并加以训练。男孩儿可学些功夫,以后充作军户。女孩儿送去针工局。”
“这里提到,除安置灾民外,还要组织灾民,参与城池的修建。”
“还有…。”这还是陆如雪第一次看到皇上,因为太子的事,而如此兴奋。不光指着奏折,一点儿一点儿的向她解释,甚至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太子乃国之储君,本就该替皇上分忧。这点儿小事儿,若是都做不来,岂不枉费了皇上的谆谆教诲。”
“太子身边的几位师傅,都是鸿儒饱学之士,只怕这奏折,并非太子一人所想。”陆如雪心里高兴,可嘴上却不会这么说。
“皇后一向代人宽和,偏就对太子严厉。”太子尚未及冠,就能主动想着替父亲分忧,已是难得。穆玄阳也知,妻子是心里欢喜,只是嘴上不说而已。
“慈母多败儿,我可不想教出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孩儿。”由着皇上高兴,陆如雪又说笑了两句。
“玄阳,庭儿这主意虽好,可我看着,想的仍不够全面。募捐虽好,却不可能是长远之计,这惠民署要想长存,造福百姓,只怕还要以田以商养之。”
“署中官员,要不为名不图利,一心为百姓造福,只怕也不是那么好选的。”
这些,陆如雪没有告诉儿子,是怕儿子想的太过周全,反而被人利用,说太子贤德,智赢皇上,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东宫的那些师傅们,也都是权臣,这些事必然也能看的明白。
虽说陆如雪相信穆玄阳,绝不会伤害他们的孩儿,可人一但坐在了那个位子,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改变。
与其受人利用,不如做个不完之人,有时错比不错好。
“庭儿刚随朕临朝听政,就能主动替朕分忧,虽说事情想的还不够全面,可已是难能可贵。皇后是否过于苛刻了?”
“是,如今皇上看着太子,可是比看着臣妾这黄脸婆,更得心意了。”
“哈~!哈~!皇后连太子的醋都吃。”
“是啊,臣妾不是贤后,就是喜欢争宠。皇上若是不喜,以后不来就是。”
自打皇上诏幸了惠妃等妃嫔,皇后已少有如此与自己开玩笑了。穆玄阳心里欢喜,拉了妻子在怀。
☆、第四百七十九章 深宫暗斗
好久没见妻子娇嗔的目光,看的穆玄阳有些心痒,轻抚着妻子隆起的腹部,“如雪,咱们的儿子这几日可乖?”
又亲了亲妻子白嫩的脖颈,含咬着小巧的耳珠,手不自觉的滑进妻子的中衣,揉捏着胸前高耸柔软的双峰。
“玄阳,不要,会伤了孩儿。”陆如雪也想什么都不管不顾,由着自己的心,和穆玄阳好好温存一番。
可她的身子实在是吃不消,穆玄阳要是来了兴致,可不是轻轻一回就能完事的。
猛吞了两口口水,又由着兴儿,直将妻子揉捏的身子都酥酥麻麻的,忍不住嘤咛出声,这才松了手,将人紧搂在怀中。
“等生了孩儿,如雪可再不能拒绝为夫了。”身上邪火乱串的滋味,可不好受。
“好!”陆如雪原本略带病容的脸上,一片羞红,娇嗔了穆玄阳一眼,却是任由着他的两只手,时不时的在自己身上做怪。
一夜好梦,第二天早朝,皇上便下旨,成立了惠民署。
太子早朝后,来给皇后请安。脸上不见一丝高兴,反而一脸的惭愧。
陆如雪了解自己的孩子,拉了他坐在自己身边,“你父皇为朝政烦忧,庭儿可有想过,替你父皇分忧?”
“孩儿当然想,也和师傅们商量过。可师傅们说孩儿年纪尚小,不要急着建功。”
“师傅们说的倒也没错,只是过于保守。庭儿做事,只要不失德,不矫枉过正,一切从心就好。”
“母后只是给庭儿指了个方向,并没有教庭儿如何去做。你能想到那么多的细节,足见是真的下了功夫,做足了功课的。母后很是欣慰。”
“可惠民署的主意,毕竟不是孩儿想的。父皇越是高兴,孩儿这心里,越是不安。”
“庭儿是太子,只要把握住大方向,懂得知人善用就好。主意是谁出的,事情要派谁去做,又有何关系。”
听了母亲的话,太子这才解了心结。陆如雪若是没有前世的记忆,她也许还不如儿子呢。
为建惠民署救灾安民一事,皇上竟带了太子,微服离京。由内阁和六部尚书暂理朝政。
内宫之事,自然由太后和皇后主持。皇上和太子都出宫了,陆如雪这心便没放下过,整日里提心吊胆的。
采桑几人怕皇后忧思过度伤了身子,每天都会扶着皇后去“宫后苑”散心。
“臣妾,给皇后请安。”自打得知皇后有孕后,惠妃见了皇后,也不再以姐妹相称。
陆如雪对这些称呼,原就不是很在意,且她也没打算和惠妃,推心置腹,谈交论旧。
“惠妃请起。”看着惠妃的肚子,陆如雪不由得替自己腹中的孩儿叹了口气。
惠妃和德嫔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儿晚了一月,可看惠妃的肚子,竟比自己的还大上一圈。
陆如雪身子一直不是很好,怀孕之初又受了刺激,这孩子险没保住,自然长的比一般的孩子要小。
“今儿天不热,想着这园子里的月季花儿开的正好,就想来看看。不巧皇后也在,是臣妾扰了皇后赏花的兴致。”
陆如雪怎么都无法理解这些女人,为什么一定要夹枪带棒的说话。不这样说话,就能把她们憋死不成?
她担心皇上和太子,心情不好,不愿理会这些。只是笑了笑,“倒也没什么打搅的,既然惠妃喜欢这月季花,便坐着好好欣赏吧。”
“采桑,抚我去绛雪轩后的梅林走走。”陆如雪从小就喜欢梅花,虽现在不是霜梅怒放之季,可能站在梅树下,人的心情都会好上三分。
见皇后不与她争,惠妃反觉得没趣。她也知自己根本争不过这个女人,可越是争不过,她越是想争。就算争不来皇上的人和心,至少也要争一口气。
德嫔远远的站在一株树后,看着皇后带人去了绛雪轩,这才从树后走出。先是给惠妃见了礼,这才落坐。
“惠妃姐姐这是怎么了?一脸的怒容,可是身边的奴才伺候的不周?惹得姐姐心烦。”
“德嫔妹妹说这些,不过也是想看我笑话罢了。咱们五十步笑百步,谁也别说谁。”
“姐姐这话妹妹可是听不懂了!妹妹好意关心姐姐,咱们姐妹能都皇上雨露,怀了皇上的孩儿,都仰赖老天庇佑,祖宗显灵。”
“妹妹今儿来,是想约了姐姐去奉先殿上香,以求能顺利诞下麟儿。姐姐这话里有话的,妹妹可是什么地方得罪姐姐了。”
这德嫔原本不会这般说话,如今也是仗着腹中孩儿,这才有些张扬了起来。
这边两个女人唱戏,自有那机灵的小太监,跑着去给大总管白广递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