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大约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做,但不知道……”戚远摇着头,他自己是绝对无法做出黄馨这种选择的,正如他自己所言,他爱己还是要多过爱人的,要戚远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付出那么大的代价,除非他当时脑子不清醒。
就像冲向埃盖马尼时那样,除了要为如黄馨、曾理、顾溱、崔萌萌等等熟悉的人争取时间,更多的还是一时冲动。
可是冲动一次还行,为那一次冲动就到生死边缘游走了多少次的戚远,基本上很难再有那样的选择了。
更何况,地球上他的熟人越发少了。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五节 未知的路
不知道是不是魔法之主那神的智力威能无上,立刻就明白了戚远含混不清的回答里面的潜台词。
没有继续追问,有关黄馨,那位初生便选择消逝的神祗,或许凡物根本讲述不出什么。
黄馨最后挥洒的红色光辉,作为凡物的戚远无法观看,但博卡布是能够看到全部内容的。
提起自然之神留下的封印,按着挣扎不休的梦蛹,投入到了难以观测的世界以外,而神祗们原本容身的融涉世界,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连博卡布都难以观测的世界以外!
包括过程,从融涉世界离开的过程,都是强大神力的博卡布,这位有着诸神中的奥术大师之称的魔法之主,所难以观测的。
那很可能就与“原世界”有关,可惜博卡布没有机会一探究竟了,本身是没有如黄馨一般的本领的。
正如自己所说,黄馨做到了艾梵瑞尔诸神做不到的事情。
依附于轴上的诸神,所行使的权柄也与轴相关,那些权柄就是以们自身所处的一轴或数轴为基础,结合轴附近的象限中的点,最终形成可以在融涉世界观察,也可以在现象世界展现权能的神职。
但博卡布猜想中的融涉世界里,轴的数量是无限的,而神祗的数量显然有限,同时们所依附的轴也有限,所以们做不到“全知全能”,能够令们束手无策的事情,多得是。
事实上,这也是除了混乱邪恶阵营的神祗,诸神都不爱直接争斗的原因,哪怕是守序邪恶的神祗一样如此。
可供们获取、探索的实在是太多了,无论是增加权柄范围,还是加强某一神职的强度,都有无穷的机会,完全不必互相争夺。
类似格乌什那种神祗,没有任何存在喜欢。
而豺狼人之神与其它诸神间的争斗,则更多是因为新崛起的豺狼人种族需要更多的栖息地和话语权,于是老牌列强与新晋列强展开了有底线的搏斗。
这些事情,不仅仅是戚远不知道,即便是出身于艾梵瑞尔的地精**师、半身人和木精灵的史诗圣职者,也同样不知道。
神祗的事情,与凡物无关的部分,是不会与凡物有所交流的。
戚远见博卡布不再发问,他便开始了,有太多未知令他好奇,面前又正好有位看起来挺友善的神祗,这个机会他可舍不得放过。
“博卡布陛下,我能请问,黄馨,就是刚刚消灭梦蛹的那位女士,她是殒落了吗?”戚远可不知道消失了的黄馨和曾理哪里去了,他只知道红光散去后,博卡布出面收拾残局,没有令地球悲惨地流浪宇宙。
“黄、馨。”博卡布没有拒绝戚远:“黄馨女士或许没有殒落,驱逐了梦蛹,但与之一同离开了宇宙,也就是融合在一起的艾梵瑞尔和颛墟。”
戚远的双肩一垂,目光发直,好一会儿才出声:“离开,融涉世界、原世界也没有?”
博卡布没应声,说的足够清楚,同时,事实上这也是的猜测,毕竟作为强大神力那么久,都还没有直观观测原世界的能力,刚刚封神的黄馨凭什么可以通过原世界,离开宇宙?
只不过除了这样的解释,实在是没有说得通的了。
难以观测的原世界,是艾欧和秩序之主那个层次的存在,才有资格探索的,们或许直到如今,都还在那里对抗着。
而黄馨封神,体现出的神力,博卡布很肯定属于强大神力,远远没有抵达类似远古死神耶各、上代自然之神橡树那样的伟大神力。
若说黄馨可以进入原世界、留在原世界,博卡布觉得那种可能性远不如经过原世界,离开了宇宙的大。
片刻后,戚远才调整了心情,梦蛹没有了,埃盖马尼也没有了,他还有继续旅行的必要吗?
一瞬间,心中空落落的,回地球的想法也淡到难以说服自己,那里还有什么人,值得自己必须回去呢?
或许加入到科研群体中,借重集体的力量,更快、更好、更多地认识世界,是个不错的选择,相对于自己一个人孤悬在外,确实很有吸引力。
还不等戚远想好,博卡布忽然站了起来:“你曾进入印记城,或许还有机会接触它。”
戚远抬头,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察觉到,魔法之主似乎身高超过了十米!
可是突破号中控室的层高刚刚三米啊!
博卡布到底是怎么在这里行动自如的?十米身高,舱室顶板就也随着升高?
戚远都麻木了,果然,没能认识到的世界真实,便与神秘无异。
“印记城关系着上古憎恶、诸神乃至整个艾梵瑞尔和颛墟的命运,你若见到它,记得告知我。”博卡布留下一枚神徽,或许就是刚刚坐着的时候,手里的那枚。
戚远把手伸向漂浮在半空的,发着光的复杂几何图形神徽。
只见它光芒收敛,自行落入戚远手中,而博卡布早已消失不见。
戚远甚至回忆不出博卡布是怎么消失的,又或许与自己对话的一直都是这枚神徽,出现在地球的那一位才是的真身?
根本无法确定,戚远只好把神徽收起来,和自己的手绢放在一起。
直到此时,戚远才有心情环视宇宙星海。
然而这却令他陷入了更为深刻的失落中。
周围好陌生!
突破号在随波逐流运动着,但肉眼可见的视野中,光芒抵达此处的星辰完全没有见过。
来路在哪里?曾经的奥术坐标,还有什么意义?
这意味着什么呢?
自己和突破号还在不在银河系?出发时所携带的天文学、天体力学的资料里,对于银河系的观测和研究是非常深入的,各种星表哪怕数据有错误,但那不影响视觉上的熟悉感!
完全陌生的星域,是不是意味着此处已然不在银河系内?
戚远不断扭头,试图从某个方向上的发光天体,判断自己距离银河系有多远,单从视觉上感受,附近几十光年内都没有恒星。
或许,这是一片河系间的区域?
下载地址:
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节 总结
曾经的天文学界,倚仗极速进步的计算力,对各个天体的参数数据精确计算,结果却与公式不相符,这样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无论是经典力学,还是融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成果,发展到又一个巅峰的天体力学,都难以完全解释这样的结果。
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些学者提出了“暗物质”的概念。
由此而引申出的一系列猜想,更是数不胜数,还有很多随着科普而成为了寻常家庭的谈资八卦。
不过那些都是“猜想”,在戚远出发之前,曾理他们数百上千的各科学者,并非没有对于类似的猜想加以留意,毕竟是涉及到戚远乃至整个人类的宇宙航行安全的问题。
但这么久过去了,戚远没有碰到任何一个由可能存在的“暗物质”组成的“脉冲星”,他所经过的太空环境,能够准确观测的区域内,都没有引力场表现异常到足以容纳“脉冲星”的地步。
事实上,戚远根据第一次星际探索丙型的传送落点的误差,就有所猜测,并不是经典力学或者其它力学存在错误,公式存在问题,也不是想象中的“暗物质”真实存在,而仅仅是微弱到了被忽略的各个天体的引力,并非真的没有影响,可以被忽略
以河系间的广阔空间来看,如果真的存在常规手段无法观测的,可以被称为“物质”的存在的话,这里一定能够发现它们存在的蛛丝马迹
原因很简单,观测手段会误导人,但物质本身存在形式所伴生的“力”,不会误导人,它们一定会表现出来的
戚远要跨越河系,寻找地球,那就必定要经过这样的区域,甚至于还可能要经过很多次、经过很多片
这既是冒险,也是实证。
在没有急迫目标、没有强大威胁的当下,戚远选择写论文,把自己最近的一切新发现,都一五一十记录下来,既是一种梳理,也是一次更加深入的探究。
在几乎一成不变的宇宙深空中,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说话交流的对象,戚远倒是很想重新开始人工智能的研究,但手头上的工作太多,那个只能放一放。
事情发生的时候,往往只是一瞬间,但若详细记录成文字,便要复杂太多,更何况戚远所要完成的还是学术论文,一切简洁、美感都是次要的,准确和标准才是重中之重
戚远每次引导突破号施展星际探索丙型完成,进入传送异空间之后,就埋头录入,幸好如今储存文字的载体是受到奥术保护的晶片。
如果是纸,突破号只怕已经被堆满了;如果是曾经的计算机硬盘,则要担心寿命问题。
被奥术时刻保护着的晶片,只要不是遭到刻意损坏,或者经历了类似地月系遭遇过的那种规则变化,就不必担心数据损坏、丢失。
戚远已经打算自己继续发行奥术,师兄曾理同黄馨一起消失,也不知道他们师兄弟当初约定的,遵照老师遗命而发行的奥术命运如何。
但不论师兄有没有提前安排好,戚远是不会放弃的,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文章,终有一日它们会被重新发现,哪怕在死前自己都没能找到地球,他也已经下定决心,寻找一个长寿的行星,将突破号留在那里,等待重见故人的机会。
经过了十余次传送,戚远将自己可以想到的,哪怕是纯粹的猜想,都记录了下来,距离他的目的地,预计还要有近二十次传送才行。
这是他选择的距离自己最近的恒星系的所在,可以说如果当初他出现在两个河系的正中间,很可能直到临死前,他才能够重新进入河系范围。
即便如此,依靠星际探索丙型,也需要差不多八个新历年,戚远才能真正造访那个最近的恒星系,这已经很快了,只是河系间的距离太过辽阔,三百多光年的距离仅仅是其中极微小的一截。
这里的温度非常稳定,就在零下二百六、七十度之间,距离世界融合后的绝对零度值还有一段差距,以实际情况,推翻了戚远曾经设想的,河系间区域约等于绝对零度的猜测。
因为距离这个河系过近,没办法以光学视觉直接观察到它的全貌,如果这里不是银河系,那么戚远就很难有机会回到地球了,除非他能进一步改进星际探索系列奥术,可以用更短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