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谁的皇后-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诩一路狂奔,一路都没有看到王妃的马车,心里早把城阳王、济阴王两个祸害鞭尸了一万遍。特别济阴王,不过就是四个字,早和他说了不就完了,非得绕这么大个弯子,领他去见李贵妃。

    他当然知道没有李贵妃这个人证,这事儿他未必会信,如果要验证真假,恐怕花费时间和功夫不会少。

    只是这当口气急攻心,难免迁怒。

    待赶到皇城,扔了马鞭就往里走,一直追到凝音阁,远远看到王妃的背影,果然像是抱了个小儿的模样。

    昭诩叫道:“母亲!”

    南平王妃住了脚步,回头时候眉目里一点疑惑——未尝没有忐忑:“二郎?”

    昭询看到哥哥大步走来,手舞足蹈地兴奋起来:“哥……哥哥!”

    探出身子去要抱。

    昭诩:……

    昭诩问:“母亲这是往哪里去?”

第371章人心

    孝昌元年正月初九。

    这当然不是个寻常日子,新君登基,改年号,天下戴孝,都是明显的记忆点,并不同于面目模糊的每一天。但是谢云然后来想起来,只记得昭诩这天其实是回了府的,但是她没能见到他。

    虽自腊月中旬起,昭诩就开始忙,夜宿皇城也是寻常。但是这天她没有见到他,后来想起,总觉得遗憾,分外遗憾。

    如果早知道会有离别,也许该把每次见面,都当成最后一次。

    这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暮云深垂,银月在云层间,像只小小的耳坠。

    南平王妃眉目里有踌躇的颜色。她想昭诩多半是猜到了,这孩子,消息倒是灵通。当然这也没有什么,迟早他都是会知道的。昭诩也不是外人。因说道:“太后让我带三郎去昭阳殿。”

    昭诩沉声道:“母亲不先问过父亲么?”

    南平王妃迟疑了片刻。

    她当然知道,原本是该问过丈夫的,但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太后之前连她都瞒过了,应该打的是瞒过天下人的主意,奈何被高阳王捅破,如今仓促,又如何去询问千里之外的南平王。

    南平王妃道:“怕是来不及。”三郎不上位,宗室里有的是小儿等着上。高阳王就是头一个,所以太后才命她即刻带三郎进宫。

    “三郎还小。”昭诩道。

    这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不把自个儿交给哥哥,白白手舞足蹈兴奋了半日,如今脸上已经大有委屈之色。

    “二郎是……不赞成么?”王妃诧异道。

    三郎登基,对二郎只有好的。

    从此不必担心爵位旁落。何况他是皇兄,天底下难道还有比他们更亲近的关系么。昭询年幼不能亲政,太后垂帘,这外头的事,可不都他们父子说了算——亦不必怕日后功高震主,都自家人。

    昭诩走近一步,王妃知机,目光左右一梭,羽林郎也好,宫人也罢,都会意地退开三步,给他们母子留下空间。

    昭诩低声道:“要日后三郎成|人,太后不肯放手呢?”

    南平王妃:……

    原来怕这个, 南平王妃心里一松,她当然也盘算过,三郎是她儿子,还不是昭诩那样只挂个名头,是真真她生的,她养的,岂能不为他打算。然而昭诩能有这份心,足以让她欣慰——没白疼他。

    王妃道:“二郎也说了,三郎如今还小,到她能亲政,还有十余年呢,到那时候——”

    说句大逆不道的,太后未必活得这么长,即便活到了那把年岁,也老了。还能像如今这般,死死把着朝政不放。

    昭诩道:“母亲不记得冯太后了么?”这位就是熬死了丈夫,熬死了儿子,连孙子也熬到成年,把持朝政一直到死。

    王妃当然知道她。胡太后对这位可钦羡得紧。儿子恨她又如何,还不老老实实被攥在手心里,一直到死。她对孙子未尝不严酷,偏偏孙子还亲近她。生前死后,一直厚待冯氏。前后两位皇后都姓冯。

    长公主亦下嫁冯氏。原本还谋划过为太子迎娶冯氏,只因冯氏女年幼,太子妃空了许多年,一直到太子事败。

    这样的成就……实在是每个后宫女人梦寐以求。然而对于这时候的南平王妃,这显然不是个正面例子。

    太后垂帘听政也就罢了,三郎实在小,她总不能指着这孩子处理朝政,但是待三郎渐渐长大……三郎会亲近阿姐多过她这个生母么,如果阿姐果真命贵,十余年后,她还会把持朝政……不放么。

    “孩儿知道母亲与太后情深,但是,”昭诩的声音压得更低,低到王妃几乎疑心他是不敢把这个话付诸于口,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但是母亲扪心自问,姐妹与儿子……孰亲?”

    王妃退了一步。

    昭诩扯住她的袖子,再问了一句:“外甥与儿子……孰亲?”

    太后能杀儿子,难道就不能杀个外甥了?太后连儿子都杀,如果权力冲突,对她这个妹子的容忍度会有多大?如果三郎登基,十年之后面对的命运,就如钦儿一般,景浩毫无疑问会站在三郎这边。

    王妃忍不住低头看了一眼,昭询咧嘴冲她笑。她忽然想起,皇帝其实是很少笑的。更不会笑得这么没心没肺。

    他还不如阿言快活呢。

    这个念头过去,很快又被下一个念头占据。阿言是个女儿家,傻乐就傻乐吧,她还指着三郎长成男子汉大丈夫有一番作为呢。天底下还有比当皇帝更大的作为么。前线沐血奋战的将士,而荣耀归于天子。

    天下都是他的。

    一时想起太后的威风,一时又想起昭询也姓元,他元明钦当得天子,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三郎就不成么。

    二郎……二郎莫不是嫉妒了?

    王妃这里天人交战,看昭诩的目光变了又变,二郎当然是要袭爵的,他是三郎的亲哥哥,就是把爵位再提一提也没什么。怕就怕从前他是没把三郎放在眼里,毕竟年岁差距在这里呢,但是眼瞅着……

    王妃深吸了一口气,有别的声音在提醒她不该这么想,昭诩这孩子对三娘和六娘的爱护是阖府亲眼所见,但是那又怎么一样,三娘和六娘都不过是女儿家,迟早是要出阁的。出阁也是家族助力。

    而三郎——

    “母亲,把三郎给我。”昭诩说。

    南平王妃再迟疑了一下,她心里实在乱得像麻。

    其实昭诩至少有一句话是对的——该先问过景浩。虽然说三郎是自己的儿子,他的命运她能做主,但是景浩也许能比她果断一点,王妃想。忽然背后响起一个声音:“王妃在这里啊,倒教奴婢们好找!”

    是阿朱和阿碧,竟联袂而来。

    南平王妃吃了一惊,脱口问:“你们俩不在昭阳殿,来这里做什么?”

    阿朱笑吟吟道,“王妃迟迟不归,太后挂心着呢,叫我们俩来催,谁知都说王妃已经进宫了——三郎来,姑姑抱抱。”

    昭询是常进宫,阿朱、阿碧见得极多,早就混得熟了——何况这娃原本就不认生。登时咧嘴就笑,又冲着阿朱伸出肉鼓鼓的手臂了。

    昭诩:……

    这娃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亲疏啊。

    眼看着王妃就要把昭询递过去,昭诩到底急了,再上前一步,猿臂一伸,就要先于阿朱抱住昭询。

    说时迟那时快,昭诩只觉耳边风过,风中仿佛有刃,几乎是下意识手一缩——

    阿朱抱起昭询笑道:“哟,世子还舍不得弟弟呢,来,三郎,咱们和哥哥道个别,明儿再见了……”

    “母亲!”昭诩冲王妃喊道。

    南平王妃一横心:“二郎忙你的去罢,三郎的事,有我呢。”

    “母亲!”昭诩再叫了一声。

    南平王妃微叹了口气转身。昭诩见事不可为,冲上一步,眼前衣袂一闪——是阿碧。方才阻拦他的也是阿碧。昭诩和阿碧不同,昭诩的功夫在阵前杀人是管用的,在这投鼠忌器的场合,却是施展不开。

    何况有阿朱这等机灵人在,才交手不过三五招,阿朱已经召来内卫,“拿下!”阿朱说。

    “阿朱!”王妃皱眉道,“二郎他——”

    “王妃莫要担心,”阿朱咯咯笑着,亲了昭询一口,昭询一张胖脸都笑皱了,“世子一时冲动,过一晚就好了。”

    “可是羽林卫——”

    “我来之前太后就说了,这月余,世子实在辛苦,”阿朱若无其事地道,“如今新君已经登基,也该好好歇上几天了。”

    “可是羽林卫——”王妃重复了一次。

    “太后方才已经召了九郎进宫,世子休息这几日,由九郎暂代。”阿朱轻描淡写地说,又低头去逗弄昭询了。

    她心里其实没有这么轻松,要说统兵之能,元明炬自然远远不及南平王世子,但是眼下,他已经是最好的了。到底人面儿熟,应该不至于出大乱子。只要三郎登基,这个软,南平王世子是不服也得服了。

    她这时候真服的还是太后。三郎登基这样天大的好事,她实在不知道南平王世子为什么会反对。她连反对的理由都找不出来。但是太后这么说。她问为什么,太后叹息说:“人的心呐,难猜着呢。”

    那她是怎么猜到的呢。

    阿朱笑嘻嘻逗着昭询,几个人往昭阳殿去了。

    昭阳殿里灯火通明,这是个注定的不眠之夜。

第372章报酬

    但是昭询登基并没有那么顺利。

    如果皇帝大行,太后第一时间昭告天下:皇帝无子,以昭询过继,兴许还不会闹这么大。如今新君已经登基,君臣名分已定,大伙儿奉他为主,再来这一出老母鸡变鸭——实在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昭诩不是高祖子孙,血脉已远,又与先帝同辈,要过继就须得认先帝为父,他们可是嫡亲的表兄弟。

    燕朝如今据有中原,自认衣冠正朔,日后要穷追起来,岂不是大大没脸?

    当然太后已经顾不上这些。她原本的计划里,就没想过会是个公主:谁能想到呢,钦儿福薄至此。

    之前都说是个儿子。到孩子出来,已经是无可奈何。措手不及,又想着小小婴儿,横竖不能亲政,是皇子是公主都没差。就让她先占住位置几年,她慢慢儿从宗室里挑……挑个合眼缘的孩子。

    当然还是得小,大了养不亲,也不好掌控;还得家世不显——三郎当然是好的,但是三郎做外甥比做继孙好。

    而且选三郎,总须得问过元景浩,不让阿妩为难才好。

    谁想事情就这么泄了出去。太后甚至一时也没有头绪,到底是谁透露出去的——这事儿,可连阿妩都不知道啊。婴儿养在乾安宫里,除了阿朱和王太医,再不许人出入……除了、除了今儿登基。

    自前朝回后宫,婴儿哭闹,阿朱抱着她去把了次尿……莫非就是这时候?

    太后倒是想把当时在场的宫人、内奸,一个个揪出来打死,但是眼下也不是时候。眼下要紧的是先扶了三郎上位,堵住所有人的嘴。不然高阳王……那老头子也是猪油蒙了心,口口声声膝下子孙繁盛。

    他是高祖长子,血脉既亲,辈分也高,如今肃宗墓木已拱,这老头倒还硬茬茬地活着。太后也不得不多少留点脸面。

    然而阿妩却说:“……其实未尝不可。”

    太后:……

    “如今景浩不在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