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留下来找太后。”昭诩说。
“哥哥!”嘉言惊叫一声,“阿姐叫我与你说不要恋战!”
“哪里到这份上了。”昭诩笑道,“好了你们快走吧。我手里有人,守个皇城还绰绰有余,实在守不住,突围总是够的。你们走了我才放得开手脚。”
“二郎,”王妃心慌慌地,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说,“你一定把太后找出来啊,太后她、太后她并不是……”
“我知道了。”昭诩说。他猜王妃大约是想与他说,太后并不真心想要剥夺他的职权。当时不过权宜。其实不必王妃说这些,他都必须把太后找出来。太后落到元明修手里,可发挥的余地就多了。
……原来是太后失踪,怪不得昭询登基之后,他没有立时被放出来。
他并不清楚怎么会到如今这个局面。元明炬对羽林卫的掌控力虽然不如他,也是数得上的。任九、曹金进宫来找他的时候,说的是南阳王不见了。羽林卫中谣言四起,群龙无首,人心涣散,各自为政。
再说城门,那真是匪夷所思——洛阳什么时候这么容易下了?元明修才多少人?难不成先头传闻的七千是假消息,实则吴国倾巢而出?如果吴国倾国来犯,那自青州到荥阳一路防线都是死的么?
昭诩比嘉言知道得多,临战经验也更为丰富。以他看来,元明炬失踪多半是被拿下了,羽林卫失控应该是有人鼓动。既然连羽林卫都能收买和策反,想是城中早有内应,那么城门多半也是从内打开的。
不然,破城哪里能快到这个地步。
为天子复仇,扛得一手好旗——天子不就是被他们兄弟坑死的么。昭诩心中冷笑,然而也不得不承认,太后连续的昏招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他这一路走来,已经把任九和曹金都派出去集结人手了。不知道成制的还能召回多少。守住皇城问题应该不大——但是没这个必要。一座空城,元明修要拿拿去。他找到太后,带上玉玺,就可以走了。
至多两个时辰。昭诩盘算着。
也幸亏嘉言及时进宫带走王妃和三郎,告知他家中消息,解除了后顾之忧。昭诩目送嘉言和王妃的背影消失在驰道上,对阿朱说:“把各殿作司、尚书、大监、侍中、小黄门通通都给我请过来。”
阿朱领命而去。
不过片刻,昭阳殿外就林林站了各色服饰的女官与内监,有三四十人。
昭诩跨出门槛,横地一眼过去,多少人身上有些冷飕飕地。虽然未必个个都认得他,却个个感受到了他身上的杀气。
“烦劳阿朱姑姑给我点一炷香!”说话却是客气。
阿朱应声,拈了支香点上。
昭诩这才对了众人开口道:“各人清点各人的宫殿,及殿外五百步内,到这炷香点完,还没有找到太后或者郑侍中,作司死,尚书、侍中各升一级。以此类推——各位应该不会想让我有点第二炷香的机会。”
在场诸人多少也是见过世面,见过凶的,没见过这么横的——已经有人嚷了起来:“那要万一太后和侍中都不在宫里呢?”
昭诩回头看了一眼香。
众女官、内监一哄而散——还问什么问!明知道这位不打算讲理了,还问什么问!知道的知道是南平王世子,战场上杀了多少个回合人头滚滚,还在乎多杀几个么。不知道的也知道这位惹不起。
昭诩在阳光下站了一会儿,阳光明晃晃的,天蓝得十分明澈。找到太后就往北走,元明修能这么快到洛阳来,和青州、荥阳一线的形势脱不了干系。羽林卫在京中尚可,离了京就是条死蛇,不可依仗。
——他和元明炬已经是下过功夫整顿,但是当时整顿至多也就是拱卫京师,还真能让他们出去?
元明炬就如今人也不知道在哪里,是死是活也不知道。三娘带云娘出城,可一定要顺利啊。
所有人……几乎是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忘记了宫里还有太妃、皇后、嫔妃与公主。包括那个曾经帝位一日游的小婴儿。
第379章混战
到皇城布防完毕,要紧文书、玉印收拾完毕,昭诩方才得闲询问阿朱、阿碧关于太后失踪的事——这听起来简直不像是真的。太后这样一个动辄身边数十人服侍的贵人,如何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失踪?
还失踪四日之久!
阿朱、阿碧面面相觑。
事关太后阴私,万不得已透露给南平王妃已经是逾矩,何况南平王世子。这两人能从偏殿小宫人熬到太后跟前第一人,虽然多少有微时同甘共苦的情分打底,也不是不知道轻重。只是这眼下——
无论如何,都先过了眼下这关再说。
阿碧先开口道:“自……先帝大行之后,太后就开始神思恍惚……”
“兴许是悲痛过度。”阿朱不轻不重添个注脚。
“白天还好一点,一到晚上,哪里都呆不住,总说、说……先帝回来了。”
起初太后并不敢让身边人看出端倪,惊叫起来,只逼得身边婢子把门窗照亮。婢子虽然被太后的神情和声音唬得胆战心惊,却不得不禀报什么都没有看到、什么都没有听到。太后因此大怒,连杀了好些人。
到后来……能在昭阳殿里近身伺候太后的哪里有蠢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头慢慢就明白过来。
有一阵子,太后叫了很多宫人宫女充实昭阳殿,到处点上灯。但是没有用。再多的人、再多的灯都无法驱散。太后也请过高僧,高僧超度也就好了那么一两晚,然后有天起来,高僧七窍流血而死。
这件事彻底击垮了太后。人也撤了,灯也撤了。阿朱记得这一切,口中却只说道:“先帝英灵不远,挂念慈母……也是有的。”
昭诩:……
“……太后不欲宫中惊惶,没有声张。”阿碧也知道这话说不过去,硬着头皮囫囵道,“一直就只有郑侍中伺候左右。后来公主……次日,”“登基”两个字是不能说的,公主怎么能登基呢,“二十五娘陪着阳平长公主守灵,到三更时分,阳平长公主一声惊叫,也说、说看到先帝了。”
二十五娘……昭诩犹豫了一下,意识到是元明炬的妹妹元明月,还有阳平长公主和永泰长公主,如今都在宫里。不过他没有多想,几个小公主而已,就算是元明修进宫,也没必要和几个小公主过不去。
“那之后太后每晚换地方住,事先并不让人知道。”阿碧说,“有几晚连我和……阿朱姐姐都不知道。”
阿朱心事重重地点了点头。其实她负责看顾小公主,这些日子在太后身边并不太多,但是太后行踪连她和阿碧都瞒过,这让她当时很有大事不妙的恐惧感——莫不是她们已经失去了太后的信任?
“也就是说,一直知道太后行踪的,就只有郑侍中?”昭诩问。
他算是明白为什么王妃走之前会与他说,找到郑侍中就能找到太后了。该死,这个郑三……到底意欲何为?
阿朱、阿碧齐齐点了点头。
“确定他还在宫里?”昭诩又问。
阿朱和阿碧再点了点头。
昭诩不知道她们如何能确定,但是他知道这当口,这两人是决然不敢说假话的。又看了眼案上的香,已经下去一半了。案上线香还剩四分之一的时候,郑林被带到了昭阳殿。并没有找到太后。
宫人说,郑侍中是在九鲤湖上的画舫里找到的。找到的时候他在饮酒,酒泼在船板上,船板破了个洞。
而郑林一言不发。
昭诩颇为意外得看着他。虽然宫人惶急,对郑林还是保留了最大程度的尊重——毕竟朝中重臣,罪名未定——他看上去并不狼狈,发冠未乱,眉目也清清楚楚,镇定得就仿佛赶赴一场盛宴。
昭诩忍住了没问怎么回事,只问:“太后人呢?”
——难不成太后为先帝鬼魂所扰,又听说城破,恐惧之下竟然自尽了?不对啊,太后失踪,可有三四日了。
那时候谁料得到洛阳城破?
郑林笑了:“他们都已经说得如此明白,想世子也是个聪明人——”
昭诩的脸白了一下:“太后她——”
“没了。”郑林淡淡地说,“擒拿凶手的功劳,就送给世子殿下了。”
昭诩:……
昭诩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厉声道:“洛阳城破了,侍中知道吗?”
郑林:……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就如同昭诩算不到太后竟然会死在郑林手中一样,郑林做梦都想不到洛阳城会破。
天下没有不能破的城,就如同天下没有不能死的人。昭诩当机立断做出决定:走!皇城已经不值得守了——原本就不值得。既然太后已死,无论她死在哪里,因为什么缘故而死,对他都毫无意义。
昭诩收拾了下自己的怒火,松开手,对郑林道:“侍中好自为之!”杀人偿命,昭诩不知道郑林为什么这么做,也不想知道了。
该有人为太后报仇,但不必是他。甚至有那么一个瞬间昭诩觉得痛快——没有太后这一连串荒唐的举措,洛阳何至于破,大燕何至于此!身为臣子,他不得不为尊者讳,但是那不等于他不愤恨。
“世子哪里去!”郑林却叫道。
“出城!”昭诩冷冷地说。
郑林:……
原来有时候连求死都不容易。
显然南平王世子并不打算与他多说,匆匆吩咐了身边人几句就往外走。昭阳殿里一众宫人,连阿朱、阿碧在内都是一脸懵逼——这算怎么回事,郑侍中杀了太后?郑侍中杀了太后,南平王世子竟不过问!
杀不杀郑侍中只在举手间,问太后遗体何在也不过一句话,然而南平王世子竟然只顾着出城逃命!太后是养了一窝子白眼狼么!先前南平王妃与六娘子,如今南平王世子……竟无一个顾念太后!
往日太后待他们如何,今日他们对太后如何!
别人也就罢了,阿朱、阿碧几个心腹不由地勃然大怒,一个叫道:“世子殿下留步!”一个已然长剑出鞘!元明修尚未攻破皇城,内卫与羽林卫竟先缠斗起来,反倒把罪魁祸首郑林撂在了一旁。
郑林也是目瞪口呆。
昭诩连目瞪口呆的时间都没有,就被三五个内卫团团围住。这特么出宫得先杀出一条血路,等出了宫还有条血路在等着。昭诩这啼笑皆非,然而缠斗了一刻钟之后,他是彻底再也笑不出来了:
任九进殿来通报道:“殿下,皇城破了!”
昭诩:……
昭诩格开一刀,喝问:“怎么回事?”
“小顺子……听说是有位小顺子公公把城门打开了!”任九过来替昭诩挡了一下。
昭诩:……
该死!一日之内,经历两次城破,还都是从城里攻破。昭诩心里也是日了狗了。太后光顾着杀皇帝,连皇帝手下这位头号大红人都忘了收拾,他还有什么话可说。登时大叫一声:“皇城已破,各位还不走吗?”
这一声大喝好歹让在场宫人、内卫清醒了一下,皇城破了!
有人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逃命第一,各顾妻子;有人却开始琢磨,不管破城的是哪位,首先要拿下的当然是太后,如今太后没了,要能拿下南平王世子,可也是首功一件呐——他可是新君的亲哥哥!